第一節(jié) 積蓄力量
日頭剛爬過黑龍嶺的山脊,耀武站在大寨的瞭望臺上,摩挲著腰間那把磨得發(fā)亮的短刀。刀鞘上刻著的“星火燎原”四字,是三年前他從團長手里接過來的唯一念想,也是團長對他和王亮托付的使命。
寨門后的練兵場里,新招募的弟兄們正揮著木槍操練。排頭的是李鐵蛋,這后生原是鄰村的佃戶,去年官府征糧逼死了他爹娘,他揣著把銹柴刀要去拼命,被王亮在半道上截了下來。如今他胳膊上的肌肉練得像塊石頭,喊殺聲比誰都響。場子角落里,幾個背著舊傷的老兵正教少年們扎馬步,他們大多是從前隊伍里散下來的,軍裝磨破了就改成短褂,槍沒了就用木棍代替,可脊梁骨始終挺得筆直。耀武知道,這些人跟他一樣,心里都憋著股勁,不是為了占山為王,是想找個地方,能踏踏實實站著喘氣。
操練一停,漢子們就扛起鋤頭往坡下的梯田去。去年剛開墾時,地里盡是碎石子,耀武帶著人一筐筐往外挑,手掌磨出的血泡結(jié)了痂又磨破,硬是在石頭縫里種出了半畝谷子。如今不同了,沿著山勢開墾的二十多畝梯田里,玉米稈長得比人高,豆角順著竹架爬得密密麻麻,連邊角地都種滿了南瓜。守田的老張頭總說,這黑龍嶺的土邪性,你對它上心,它就給你長好東西——這話不假,今年夏收,光谷子就打了三十多石,曬在谷場上金燦燦的,晃得人眼暈。
這幾日,耀武正籌劃往山上運糧,他在縣里開著糧行,以前經(jīng)常去鄉(xiāng)下收糧。所以見著農(nóng)戶就湊上去攀談,價格合適他就敞開收購。
這一天,耀武在路上碰巧遇見一個糧商,人家已經(jīng)收了二十車糧,他上前攀談后,加價兩成完成收購,當(dāng)白花花的大洋數(shù)給那個人時,他眼皮都沒眨一下。
買了二十車糙米,夜里往山上運時,除了幾輛牛車外,山上下來的十幾個弟兄輪流拉著板車,借著月光在山道上疾走,車輪碾過石子的聲響驚起林子里的宿鳥,耀武走在最前面,他盤算著把這些糧食藏在寨后的山洞里,以備不時之需,這也是弟兄們今后生存的底氣。
麻五留下的那些金銀,耀武一直沒動分毫,后來機緣巧合,他托熟人找了個部隊的軍需官,換成了二十桿快槍和五箱子彈。
開箱那天,王亮摸著冰涼的槍管,指腹劃過槍口的紋路,忽然想起當(dāng)年在戰(zhàn)場上,他們一隊人湊不齊十桿像樣的槍,弟兄們就舉著大刀往前沖……他喉頭動了動,沒說話,只是把槍分給最可靠的老兵,讓他們夜里輪流擦拭,槍油的味道混著谷香,成了黑龍嶺最安穩(wěn)的氣息。
山下的百姓起初對黑龍嶺是害怕的。雖然知道麻五的那伙土匪被人滅了,但現(xiàn)在占著山寨的這伙人終歸還是土匪??!
可日子久了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現(xiàn)在占著黑龍嶺的這伙人從不來村里禍害,反倒有獵戶下山時說,這伙人挺和氣,見面除了打招呼有時候還給飯吃。
有回山下遭了蝗災(zāi),耀武還讓人背了五石谷子下去,分糧時站在碾盤上喊:“不是施舍,等明年收了糧,還咱們就行!”
從此以后,陸續(xù)有在山下混不下去的農(nóng)戶過來投奔。
西溝的趙木匠帶著全套家伙什來了,幫寨里蓋起了房;南坡的陳寡婦牽著倆孩子,說會紡線織布,要給弟兄們做冬衣;連鎮(zhèn)上瞧病的李先生也讓他們動員上了山,包吃包住還開工錢。
秋分那天,王亮和耀武站在谷場邊,看著新收的糧食堆成了小山,聽著遠處傳來練兵的吆喝聲,忽然都笑了。耀武撿起顆飽滿的谷粒,塞到王亮手里:“哥,你看這粒兒,瓷實。”
王亮捏著谷粒,指尖傳來沉甸甸的分量。他望向山下那片被云霧遮住的平原,心里清楚,這黑龍嶺的日子越是安穩(wěn),就越不能忘了山外的事。但也著不得急,就像地里的莊稼,得先扎穩(wěn)了根,才能扛得住風(fēng)雨。
二節(jié) 加緊練兵
九一八的炮聲猶在耳畔回響時,東北的黑土地已在日寇鐵蹄下呻吟。可這亡國之痛,似乎被層層疊疊的關(guān)隘與平原濾成了模糊的傳聞——遠在冀南的永福莊,炊煙依舊順著晨霧裊裊升起,農(nóng)人扛著鋤頭踩過帶著露水的田埂,誰也說不清沈陽城頭的硝煙,與自家谷倉里的新麥究竟有何關(guān)聯(lián)。他們照舊在日頭下彎腰,在月光里納涼,仿佛那面插遍東北的太陽旗,永遠飄不到這方水土。
直到宛平城的槍聲撕裂夜空,才真正像一記重錘砸在關(guān)內(nèi)百姓心上。永定河的水波里映出火光,北平城頭的硝煙順著風(fēng)滾過華北大平原,貪婪的侵略者終于把魔爪從關(guān)外伸了進來。這一次,再麻木的人也看清了:鬼子的刺刀離自家門板,不過一箭之地??只畔褚安莅惘傞L,卻也催生出一股擰成繩的勁——保家,才能保命。
縣城里的動靜最先起來??h長林俊杰站在縣府門口的石獅子旁,紅著眼眶說道:“鬼子都要刨咱祖墳了!有錢的出錢,有糧的出糧,有把子力氣的,跟我拿起家伙!”話音未落,綢緞莊的張老板就把賬房里的金條碼在了桌上,油坊的李掌柜趕著三馬車新榨的豆油往祠堂去,就連平日里吝嗇得拔根汗毛都要掂糧的鄉(xiāng)紳們,也打開糧倉曬出了囤積的谷子。民團的旗幟在城隍廟前豎了起來,招募團丁的布告貼出去三天,就擠滿了扛著鋤頭、握著鐮刀來報名的漢子,連半大的小子都踮著腳往人群里鉆,喊著要跟鬼子拼命。
而黑龍嶺上,比縣城的動靜更緊。耀武和王亮站在山寨的瞭望臺上,望著遠處平原上隱約的炊煙,眉頭都擰成了疙瘩?!暗裙碜哟虻缴侥_下,再磨槍就晚了?!币溥g的駁殼槍,槍套上的銅扣被他摸得發(fā)亮,“得讓弟兄們明白,練出真本事,才能守住這山頭,護住山下的莊戶?!蓖趿猎谝慌渣c頭,手里的煙卷燃到了指尖也沒察覺:“不光要練槍桿子,還得把眼睛擦亮——鬼子的情報,比子彈還金貴?!?/p>
兩人連夜把隊伍拆編成三股,像把一把鐵打成了三把趁手的兵器。王亮挑人的時候,眼睛像篩子一樣細:從山上的獵戶里挑了十幾個能在樹影里藏三個時辰不喘氣的機靈鬼,加上山下糧行里那幾個能說會道、走街串巷臉熟的伙計,湊成了短槍隊。這十幾號人都揣著能藏在衣襟里的盒子炮,被分成三個小組,白天裝作趕集的小販、挑貨的腳夫,在縣城的茶館、驛站周圍打轉(zhuǎn),耳朵豎得比兔子還靈;夜里就鉆回山寨后的密林中,在月光下練掏槍、練捆綁、練無聲無息地擰斷手腕——這些活兒,比的不是力氣,是心細如發(fā),是眼疾手快。王亮常跟他們說:“你們的槍,要藏在袖子里,響的時候得讓鬼子以為是風(fēng)吹草動;你們的嘴,得像貼了封條,進了棺材也不能把話說漏?!?/p>
剩下的人,耀武交給了李鐵蛋。這漢子是莊稼地里摔打出來的,胳膊比常人的大腿還粗,往練兵場一站,嗓門能驚飛半山腰的雀兒。他從人群里一一把人薅出來:“你,能扛著石碾子走三里地?歸長槍隊!你,弓箭能射穿銅錢?歸長槍隊!”沒被點到的也不氣餒,耀武早有安排——他從隊伍里挑出幾個胸口帶傷疤的老兵,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,有的肩上中過槍,有的腿里嵌過彈片,卻個個眼神如鷹?!澳銈儙чL槍隊,不光要練準(zhǔn)頭,更要練拼刺刀?!币渲钢鴪鲞叾阎哪緲專肮碜拥拇痰缎g(shù)狠辣,咱不能光靠槍子兒,近身了,這鐵家伙得能捅進他們的心窩子!”
最后剩下的,都編入了后勤隊。幾個瘸腿的老兵拄著拐杖,把山寨的角角落落都踩了個遍:哪里的石頭最適合壘哨卡,哪段山路能藏人,哪片林子的枯枝能當(dāng)柴燒,全在心里記著賬。趙木匠帶著兩個徒弟,把山上的硬木鋸成木板,在祠堂里支起案子做盾牌,刨子推得沙沙響,木屑堆成了小山;陳寡婦領(lǐng)著幾個婦人,把各家捐的布料剪成褲褂,白天在灶臺前蒸饅頭,夜里就著油燈納鞋底,針腳密得能擋住流彈;就連平日里文縐縐的李先生,也挎著藥箱鉆進了深山,辨認著能止血的茜草、能消炎的蒲公英,回來時褲腳沾滿泥,藥簍里卻塞滿了帶著露水的草藥,分門別類碼在山洞里,標(biāo)簽上寫著“刀傷用”“槍傷用”,一筆一劃透著鄭重。
山上的防務(wù)也在悄悄變樣。耀武帶著人在上山的險道上鑿石,把最陡的三段路掏空了半面山,砌上青磚,留著射擊孔,外面糊上泥土和茅草,遠看就是塊普通的崖壁——這三個暗堡,像藏在暗處的眼睛,能把上山的路看得一清二楚。山寨大門外,幾十個漢子扛著石頭壘起半人高的矮墻,墻縫里塞著碎瓷片,墻后挖了半尺深的壕溝,溝底埋著削尖的木刺。后山那個藏糧的山洞,更是被趙木匠動了心思:洞口用石板封死,上面鋪了層薄土,種上跟周圍一樣的野草,不走到跟前扒開草葉,誰也看不出這底下藏著能讓全山吃半年的糧食。
天不亮,黑龍嶺的練兵場就熱鬧起來。李鐵蛋的大嗓門能穿透晨霧:“都給我拿出吃奶的勁來!拼刺刀不是繡花,得往死里捅!”長槍隊的漢子們光著膀子,握著裹著棉布的木槍,喊著號子往對方懷里扎,汗水順著黝黑的脊梁往下淌。到了下午,老兵們就拿著各自老舊的步槍,在靶場邊支起桌子,手把手教瞄準(zhǔn):“右眼睜,左眼閉,準(zhǔn)星對著鬼子的眉心……”槍聲砰砰地響,驚得林子里的鳥雀撲棱棱飛起來,卻沒人敢分心——誰都知道,這扳機扣下去的準(zhǔn)頭,將來可能就是自己的活命根。
王亮的短槍隊則透著股神秘。他們不在大場面上練,常常是天擦黑時鉆進密林,借著樹影練掏槍的速度,比誰能在一炷香的功夫里,悄無聲息地摸過一片碎石坡。有時王亮?xí)е鴥蓚€人下山,穿著打補丁的衣裳,混在趕集的人群里,跟賣菜的嘮兩句收成,跟修鞋的打聽縣城里的新鮮事,誰也想不到,這些看似尋常的搭訕里,藏著多少關(guān)乎生死的情報。縣城里的藥鋪掌柜、驛站的馬夫、甚至是商會門口掃地的老頭,不知不覺間都成了他們的“眼睛”,一張看不見的網(wǎng),正悄悄在平原上鋪開。
夕陽西下時,練兵場的殺聲漸漸歇了,炊煙從山寨的灶臺里冒出來,混著槍藥和汗水的味道,在山坳里彌漫。耀武和王亮坐在瞭望臺上,看著遠處平原上亮起的點點燈火,手里的旱煙袋明明滅滅?!暗塞溩狱S了的時候,說不定就用上了?!币渫爝叺耐硐?,聲音沉沉的。王亮磕了磕煙灰,目光銳利如鷹:“練得越狠,到時候,咱就越能讓鬼子知道,這中國的山頭,不是那么好占的?!?/p>
山風(fēng)掠過樹梢,帶著夏末的燥熱,也帶著一股箭在弦上的緊張。黑龍嶺上的每一塊石頭,每一寸草木,都在悄悄積蓄著力量——為了那些炊煙,為了那些燈火,也為了那句在練兵場里喊得震天響的話:“守不住家,還算什么中國人!”
第三節(jié) 鬼子來了
近日,縣城北門外的官道上愈發(fā)不太平了。起初只是三三兩兩衣衫襤褸的逃難者,背著破布包,牽著瘦骨嶙峋的孩子,眼神空洞地往城里挪。
可沒過幾日,逃難的人便像潮水般涌來,男女老少拖家?guī)Э?,有的推著吱呀作響的獨輪車,車上堆著補丁摞補丁的被褥;有的挑著擔(dān)子,一頭是嗷嗷待哺的嬰孩,一頭是僅存的鍋碗瓢盆。他們臉上沾著泥灰,身上帶著風(fēng)霜,嘴里反復(fù)念叨著“快跑吧,北邊守不住了”“兵荒馬亂的,日子沒法過了”。
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在縣城里飛,茶館酒肆里,往日里談天說地的閑客此刻都壓低了聲音,眉頭緊鎖地交換著聽聞:“聽說國軍退得急,丟了好幾個重鎮(zhèn)呢”“可不是嘛,我遠房表舅在前線當(dāng)差,前日托人捎信,說隊伍打散了,他正往南逃呢”。
恐慌像瘟疫般蔓延,家家戶戶都忙著囤積糧食,商鋪的門板早早便上了鎖,連平日里最熱鬧的城隍廟前,也只剩下幾個縮著脖子的乞丐,整個縣城都被一層沉重的陰云籠罩著,人心惶惶,仿佛天隨時都會塌下來。
就在這風(fēng)雨欲來的當(dāng)口,耀武一身短打,腰里別著把駁殼槍,腳步匆匆地進了縣府。
縣府里,俊杰正對著一幅地圖愁眉不展,見耀武進來,忙屏退左右,叔侄倆關(guān)起門來,一談便是半日。
屋里的油燈燃了又添,添了又燃,俊杰指著地圖,聲音壓得極低:“二叔,情況危急啊。日軍的先頭部隊已經(jīng)過了鄰縣,兵鋒離咱們這兒不過百十里地。省府昨天傳來密令,讓各縣府暫時退守山區(qū),保存實力,同時組織民眾,發(fā)動一切力量支持抗戰(zhàn)?!彼D了頓,眼里閃過一絲憂慮,“縣城怕是守不住了,咱們的民團得早做打算?!?/p>
耀武聞言,眉頭擰成了疙瘩,他沉默片刻,便將黑龍嶺的情況和盤托出:“俊杰,我早就在黑龍嶺做好了準(zhǔn)備。那地方地勢險要,易守難攻,山里有泉眼,能囤糧,之前就是土匪麻五的山寨,滅了麻五后,我就帶著徒弟們在那兒又建幾間屋子,要是真到了那一步,退守黑龍嶺是個好去處?!?/p>
俊杰聽罷大喜,猛地一拍桌子:“好!太好了!二叔,這事就交給你了!你馬上組織民團上山,保住這股力量,把黑龍嶺打造成咱們的根據(jù)地。”
耀武趕到了民團。他對民團的情況了如指掌,叫來了自己的徒弟,還有王亮平日里發(fā)展的那些積極分子連夜開會。
古戲樓前,幾十支火把將夜空照得通紅,耀武站在土臺上,聲音洪亮:“鬼子要來了,縣城待不住了。愿意跟我上山打鬼子的,今晚就準(zhǔn)備;拖家?guī)Э谧卟婚_的,就在山下留守,幫咱們打探消息,傳遞情報?!?/p>
眾人紛紛響應(yīng),最終挑出三十多個身強力壯、無牽無掛的漢子,編入長槍隊,連夜跟著耀武往黑龍嶺趕。剩下的人做為短槍隊外圍,留在縣城及周邊村落,負責(zé)接應(yīng)。
那一夜,山路上人影綽綽,耀武帶著人一趟趟往山上運東西:藏在柴草堆里的步槍、用油布裹著的子彈、地窖里挖出來的糧食、百姓捐的布匹……月光下,漢子們的肩膀磨出了血泡,卻沒人喊一聲累,只想著快點把東西運上山,早一天做好準(zhǔn)備,就能多一分勝算。
自從來了新生力量,寂靜的黑龍嶺一下子熱鬧起來。
訓(xùn)練場上,長槍隊的漢子們跟著幾個當(dāng)過兵的老兵練刺殺,“殺!殺!”的喊聲響徹山谷;營地里,斧頭鋸子聲此起彼伏,趙木匠帶著人砍樹蓋房,沒多久便搭起了一排排簡易的營房;通往山頂?shù)膸讞l小路旁,漢子們揮著鋤頭鐵鍬,修起了一道又一道工事,石頭壘成的暗堡隱蔽在樹叢里,槍口悄悄對著山下;后山更是一片繁忙,大家掄著鎬頭挖洞,有的洞用來藏糧,有的洞用來藏兵,泥土一車車運出來,累了就坐在石頭上喘口氣,喝口山泉水繼續(xù)干。
這天,那幾個傷殘的老兵拄著拐杖在后山轉(zhuǎn)悠,想找個更隱蔽的地方藏物資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一處巖壁下的雜草動了動,扒開一看,竟是個黑黢黢的洞口。
老兵們又驚又喜,趕緊叫來耀武。耀武舉著火把進洞一看,里面曲曲折折,竟然能一直通到半山腰,出口藏在一片茂密的灌木叢里,極為隱蔽。
他當(dāng)即拍板,讓趙木匠帶著人秘密改造洞口,把入口偽裝成一塊松動的巖石,出口處也做了偽裝,還在洞里鋪了石板,方便通行?!斑@是咱們的保命洞,”耀武嚴(yán)肅地叮囑眾人,“不到萬不得已,絕不能讓外人知道,關(guān)鍵時刻,它能救咱們所有人的命?!?/p>
就在黑龍嶺緊鑼密鼓備戰(zhàn)的時候,縣城里卻異常平靜,平靜得讓人心里發(fā)毛。傍晚俊杰接到命令,要他帶著縣府一干人員,隨守城部隊撤退。
兩眼通紅的林俊杰手拿命令,恨恨的咬著牙最后看了眼縣府,他不明白上級為什么不讓抵抗就撤退了。
清晨,城門口。
遠處傳來“哐哐”的馬蹄聲,震得地面都在顫。鬼子的馬隊到了,高頭大馬披著鎧甲,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,發(fā)出震天的聲響,馬上的鬼子兵耀武揚威,槍上的刺刀在陽光下閃著寒光。
馬隊后面,是黑壓壓的鬼子步兵,一個個長得矮矬矬的,背著上了刺刀的長槍,還有幾隊兵抬著短炮,炮口黑漆漆的,像是在盯著城里的每一個人。
城門前,縣商會的會長周大拿跑在最前面。這家伙長得腦滿腸肥,像個滾圓的肉球,此刻正舉著一面膏藥旗,臉上堆著諂媚的笑,身后跟著他兒子周小天,還有商會的一眾成員,一個個點頭哈腰,對著鬼子隊伍連連作揖。
沒過多久,縣城的城樓上就插上了膏藥旗,那刺眼的紅圈在風(fēng)中招搖,看得人心頭發(fā)堵。城門兩邊各站了一個鬼子兵,端著槍,眼睛像狼一樣盯著進出的人。
當(dāng)晚,周大拿揣著一個沉甸甸的木箱子,溜進了日本憲兵隊的駐地。箱子里的金條,黃澄澄的,晃得憲兵隊那個留著小胡子的隊長眼睛都直了。
第二天一早,告示就貼了出來:周大拿任縣城維持會長。他的妹夫,原來的警察局長,搖身一變成了鬼子的警察局長;兒子周小天更神氣,被任命為偵緝隊的隊長。一時間,這三個漢奸在城里耀武揚威,走到哪兒都前呼后擁,風(fēng)頭無兩。
周大拿當(dāng)上維持會長,頭一件事就是讓城里的商鋪交“保護費”,美其名曰“治安捐”。
商鋪老板們敢怒不敢言,只能咬牙掏錢,可這錢最終還是轉(zhuǎn)嫁到了老百姓身上,物價眼看著一天一個樣,手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。
周大拿卻不管這些,每天盤算的都是怎么把別人的店鋪搶過來,怎么霸占別家的生意。沒過多久,借著周小天偵緝隊和他妹夫警察局的勢力,城里的鴉片館、妓院、**,全換成了周家的招牌,周大拿成了縣城里名副其實的土皇帝。
周小天更是狂得沒邊。自從當(dāng)了偵緝隊長,他把縣城里的流氓地痞全收編進來,組成了一支狐假虎威的隊伍。
這些人整天挎著槍,在街上游蕩,三五成群,吆五喝六,見了喜歡的東西就搶,餓了進飯館就吃。分毛不給,誰要是敢皺一下眉頭,說句不字,馬上就被他們拖進偵緝隊,進去的人沒有一個能囫圇出來,不死也得脫層皮。有個賣菜的老漢因為多說了一句“你們這群漢奸”,就被周小天的人打斷了腿,扔在路邊沒人敢管。
日本憲兵隊更是橫行霸道,整天在街上抓人。小胡子隊長帶著兵,牽著幾條吐著舌頭的狼狗,狼狗的眼睛血紅,看著就讓人頭皮發(fā)麻。只要小胡子隊長抬手一指,狼狗就會像箭一樣沖過去,把人撲倒在地,撕咬著衣服,嚇得人魂飛魄散。
城里的老百姓白天不敢開門,晚上不敢點燈,街道上空蕩蕩的,只有鬼子和漢奸的腳步聲回蕩??植老駛€無形的幽靈,籠罩著整個縣城,壓得人喘不過氣來,每個人都盼著能有一天,這黑暗能早點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