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兄弟之間,何須言謝。”扶蘇突然壓低聲音,"但趙高執(zhí)掌羅網,今日受此大辱,必不會輕易罷休。”
"區(qū)區(qū)跳梁小丑,何足掛齒?"
看到贏零眼中閃過的寒芒,扶蘇拍掌大笑:"好!既然九弟胸有成竹——"
話音突然中斷。
他搭住贏零的肩膀,眼中閃過一絲狡黠:"可知為兄今日為何登門?"
"是為了王侯榜的事?"
"非也?!狈鎏K拉著他向內室走去,"是有樁天大的好事要便宜你!"
"九弟,你久居深宮,不諳朝政,不知大秦近日正在商議要事?!?/p>
匈奴頻頻侵擾邊境,父皇決心零底解決這一隱患。
李斯丞相提出遠交近攻之策,建議與大秦結盟。
"鞏固秦唐聯盟,聯姻是最好的方式?!?/p>
"因此父皇有意派一位公子迎娶大唐公主,以表誠意。”
"王侯榜公布后,李斯丞相推舉了你?!?/p>
"看來父皇召見,是為了聯姻之事?"贏零心中已然明白。
"正是。
秦唐聯盟需要重量級人物,除了我,唯有九弟登上王侯榜,最為合適。”
見贏零神色如常,扶蘇以為他有所抵觸,輕聲道:"若非我已定下婚約,此事本該由我來承擔。”
"這對你大有好處,若實在不愿,只需向父皇說明,想必不會勉強?!?/p>
"多謝兄長告知?!?/p>
贏零淡淡一笑,并未表態(tài)。
若他真拒絕聯姻,以始皇的性格,確實不會強求。
但秦唐聯姻,無論對國家還是對他個人,都有不小益處。
......
趙高跌跌撞撞地走出府門。
發(fā)髻散亂,滿臉血污,面頰高高腫起。
隨從們見狀大驚失色。
一名門客諂笑著上前:"大人,誰敢如此大膽......"
"找死!"
劍光驟閃,那人瞬間四分五裂,血肉橫飛。
其余人瑟瑟發(fā)抖,不敢出聲。
"趙高!我要他死!"胡亥狼狽跑來,哭喊著。
趙高眼中閃過一絲不耐。
胡亥愚蠢至極,卻總愛自作聰明。
若能除掉贏零,他何必忍辱負重?
只要始皇尚在,無人能動贏零分毫。
今日試探,更讓他心生警惕。
往日韜光養(yǎng)晦的九公子,如今鋒芒畢露,竟敢對他與胡亥出手。
是仗著受寵,還是早已看透朝局?
無論如何,贏零已非等閑之輩。
......
趙高、胡亥受辱之事,如野火般迅速傳遍咸陽。
往日畏懼趙高之人,此刻暗自竊喜。
酒肆茶樓間,議論紛紛。
"聽說了嗎?中車府令趙高和胡亥公子,被九公子贏零教訓了!"
"那位名列王侯榜末席的九公子贏零?據說他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!"
"如今王侯榜公諸于世,他藏不住了。
傳聞這位九公子還是我大秦第一才子。”
"才華暫且不論,這份膽識確實無人能及,連趙高都敢動手,實在令人嘆服!"
消息很快傳入影密衛(wèi)統(tǒng)領章邯耳中,隨即上報嬴政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"陛下,趙高大人前往九公子府邸宣旨時,出了些狀況?!?/p>
影密衛(wèi)統(tǒng)領章邯單膝跪地,呈上奏報。
嬴政頭也不抬,繼續(xù)批閱奏章,淡淡道:"狀況?說來聽聽?!?/p>
"九公子贏零動手打了趙高大人和十八公子胡亥。”
"哦?零兒竟敢對趙高和胡亥動手?"嬴政忽然抬頭,威嚴的面容浮現一絲笑意。
"被王侯榜揭露后,他這是不打算繼續(xù)隱藏了?"
"因何動手?"
"趙高擅闖九公子府邸,驚擾了公子,故而挨了耳光。
至于十八公子,是因對兄長出言不遜。”
章邯如實稟報,不帶絲毫偏頗。
趙高滿臉血痕狼狽離去,十八公子胡亥更是被直接拋出了府門。
嬴政嘴角泛起意味深長的笑意:"懲戒的理由倒是編排得漂亮,看來這些年沒白費功夫?!?/p>
"趙高擅闖該罰,胡亥無禮更該罰。
傳朕旨意:趙高杖責三百,胡亥禁足三十日!"
章邯領命退出大殿,已然洞悉圣意。
"零兒何時進宮?"
"九殿下已至咸陽宮外,稍候即可面圣?!?/p>
嬴政輕輕點頭,待章邯退下后轉向身側的劍圣:"蓋聶,朕這第九子,你怎么看?"
"臣與九殿下素無往來,不敢妄下論斷。”蓋聶拱手應答。
"單論他敢對趙高、胡亥動手這事呢?"
"膽略非凡,謀慮周全。”蓋聶略作沉吟后答道。
嬴政含笑頷首:"確實膽色過人,獨自一人就敢出手。
心思也夠縝密,算準了王侯榜公布后朕不會追究?!?/p>
"此子天資聰穎,是塊璞玉?!?/p>
"若非王侯榜現世,朕是否就要錯過這塊良材美玉了?"
"錐置囊中,其鋒自現。
九殿下既懂得韜光養(yǎng)晦,想必胸中自有......"蓋聶說到此處忽然頓住。
嬴政放聲大笑:"哈哈哈,自有謀算是吧?"
"朕從不忌諱子嗣覬覦帝位,唯恐其德不配位。”
"朕能橫掃六國,開疆拓土,令大秦傲視天下,他們可有這等本事?"
帝王面色漸沉,威儀畢現:
"大秦疆內,六國余孽未靖,百家學派爭斗不休;
大秦域外,隋、唐、宋、明諸朝虎視眈眈,匈奴各部蟄伏待機,更有無數番邦小國蠢蠢欲動?!?/p>
渾厚嗓音在黑龍殿內久久回蕩。
蓋聶握劍的指節(jié)微微發(fā)白,眼底閃過一絲駭然。
他雖知秦皇雄才大略,卻未料其志宏大至此。
橫掃六國、開創(chuàng)不世功業(yè)猶嫌不足,竟要鯨吞九州山河!
......
少頃。
侍衛(wèi)入殿稟報:"陛下,九殿下已在殿外候旨?!?/p>
"宣!"
......
"兒臣贏零,叩見父皇?!?/p>
贏零剛邁入殿內欲行禮,嬴政已抬手示意。
"免禮,上前來。”
少年行至王座前。
嬴政凝視著這個與自己眉眼相似的年輕人,心緒微動。
對這個第九子,他往日并未過多留意。
但此刻血脈中的共鳴分外清晰。
"你打了趙高和胡亥?"嬴政沉聲發(fā)問。
"是?!壁A零坦然應答。
短暫的靜默后,帝王收斂了為人父的溫和,目光如電:"可知為何召你前來?"
"扶蘇皇兄已告知原委。”贏零迎著那道銳利目光平靜道,"父皇欲聯合大唐共御匈奴,需以姻親締結盟約?!?/p>
"不錯。
與大唐結盟乃國策要務?!?/p>
嬴政眼中鋒芒更盛:"此重任,你可愿承擔?"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"兒臣愿為父皇分憂,聯姻大唐!"
贏零應答得不假思索。
這樁婚事于他實屬良機,推拒反為不智。
"你竟答應得如此爽快?"
嬴政略顯詫異:"聯姻終究委屈了你?!?/p>
少年昂首朗聲道:"匈奴未滅,何以家為?"
"若以兒臣姻緣可換邊陲永固、黎民安康,實乃幸事。”
"妙!真是'匈奴未滅,何以為家'的豪情壯志!"
嬴政眼中閃過贊賞:"唐皇愛女李麗質才貌雙全,與吾兒贏零堪稱天作之合?!?/p>
"朕將親自修書,派遣使者前往大唐,向唐皇李世民提親。
若他同意兩國聯姻結盟,半月后你便隨使團啟程趕赴長安?!?/p>
"此行需設法換取大唐新研制的馬鐙與馬鞍等軍械,此物對我大秦騎兵至關重要?!?/p>
見贏零愿為邦交遠赴異國,嬴政心中倍感欣慰。
對于大唐是否會應允聯姻,將長樂公主李麗質許配給贏零,嬴政信心十足。
只因大唐面臨的邊患,比大秦抵御匈奴更為緊迫。
匈奴不過襲擾邊境,而**鐵騎曾直逼長安城下,迫使李世民訂立渭水之盟。
……
數日后。
大秦國書以八百里加急直送長安。
這封國書剛抵達,便在大唐朝堂引起軒然大波。
太極殿內,金碧輝煌。
文武百官分立兩側,不時偷瞄龍椅上笑意漸濃的李世民。
"哈哈哈——"
閱畢國書,李世民從淺笑轉為開懷大笑。
群臣面面相覷,不明圣意。
"陛下因何如此欣喜?"
宰相長孫無忌上前問道:"可是劍南道水患已解?"
"區(qū)區(qū)水患,何足掛齒?!崩钍烂駬P了揚手中帛書,"此喜訊,遠勝治水之功?!?/p>
"莫非與**有關?"司空房玄齡目光微動,"大秦遣使來書,可是欲結盟共抗外敵?"
"愛卿明鑒!"
李世民點頭道:"秦皇嬴政提議秦唐結盟,共抗匈奴**之患。”
此言一出,滿朝振奮。
這些年來,大唐雖國泰民安,卻屢遭**侵擾,更有渭水之盟的屈辱。
如今若能與大秦聯手,必能永絕邊患!
"天佑大唐!"
長孫無忌躬身賀道:"大秦鐵騎威名遠揚,若能結盟,我大唐便可一雪前恥!"
"空談結盟恐難取信。”房玄齡沉吟道,"不知國書中可載明互利條款?"
"愛卿所慮極是。”
李世民撫須道:"我大唐缺良馬已久,而大秦愿開放乙等戰(zhàn)馬交易。
作為交換,需以新式馬具與兵器甲胄相易?!?/p>
群臣暗自盤算——當年求購戰(zhàn)馬被拒,如今大秦主動示好,雖非上等戰(zhàn)馬,已顯誠意。
而大唐軍械向來精良,此議可謂各取所需。
"大秦皇朝提出的盟約條件確實公平合理,對我們兩國都有益處,但如何確保盟約能夠長久穩(wěn)固呢?"
長孫無忌眉頭緊鎖:"雖然大秦與大唐相距甚遠,沒有領土爭端。”
"可如今金榜現世,天下紛爭再起,萬一將來兩國發(fā)生沖突,大秦停止戰(zhàn)馬貿易,又破解了我大唐的秘傳武技,我們將會陷入被動?!?/p>
李世民淡然一笑:"不必擔憂,秦皇嬴政深謀遠慮,已經為我們兩國準備了相互制約的保障?!?/p>
"莫非是聯姻?"長孫無忌猜測道。
"正是如此,大秦與大唐結為姻親,締結**之好,這就是兩國聯盟的保證。”
長孫無忌頷首表示認同,聯姻確實是鞏固同盟的最佳方式,接著問道:"大秦派哪位公子聯姻?我們大唐又派哪位公主?"
秦唐結盟一事塵埃落定。
大秦皇朝提出的盟約條款獲得大唐群臣一致認可。
根據盟約內容,兩國將互為犄角,共同抗擊匈奴等外患。
大秦將提供優(yōu)質戰(zhàn)馬,換取大唐特制的兵器鎧甲與馬具,這對雙方都極為有利。
為鞏固盟約,聯姻無疑是最穩(wěn)妥的選擇。
"大秦皇朝擬派嬴政第九子贏零前來結親?!崩钍烂裣蛉撼夹?。
"贏零?莫非就是王侯榜上位列最后的那位秦國九公子?"
聽聞此言,殿中文武不禁莞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