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古老的菩提樹葉,在因果禪院的青石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。
凈塵小和尚拿著比他還高的竹掃帚,正一下一下認(rèn)真地掃著院子里的落葉。
沙沙的掃地聲與林間的鳥鳴相和,顯得禪院格外寧靜。"師父,
您說人為什么總是對自己的選擇后悔呢?"凈塵忽然停下掃帚,
望向正在菩提樹下打坐的慧明禪師?;勖鞫U師緩緩睜開眼,
面帶慈祥的微笑:"為何突然問這個?""昨天我去山下買米,遇到賣包子的陳大叔。
他和妻子正在收攤,一邊收拾一邊嘆氣,說真后悔這么早結(jié)婚。
要是像對街張書生那樣專心讀書考功名,現(xiàn)在說不定都當(dāng)上官了,
哪用天天起早貪黑地揉面蒸包子。"慧明禪師示意凈塵在身邊坐下,
慢慢捋著花白的胡須:"那你怎么回答的?""我還沒說話呢,正好張書生從書院出來,
聽見我們說話,他就拉著我訴苦。"凈塵惟妙惟肖地學(xué)著書生的語氣搖頭晃腦,
"他說'我才后悔呢!年輕時一心只讀圣賢書,現(xiàn)在四十歲了,功名沒考取,回家冷鍋冷灶,
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??粗惔蟾缫患覠釤狒[鬧的,真想有個家啊!
'"慧明禪師從地上撿起兩片不同的葉子,一片寬大的梧桐葉,一片細(xì)長的松針,遞給凈塵。
"你看這兩片葉子。如果梧桐葉羨慕松針常青不落,松針羨慕梧桐葉寬大遮陰,
它們會快樂嗎?"凈塵搖搖頭:"肯定不會。樹葉子不會思考,自然不會自尋煩惱。
可是師父,人不是葉子啊。陳大叔的包子鋪生意多好,妻子賢惠,兒女雙全,
有什么好后悔的?張書生無牽無掛,專心做學(xué)問,又有什么不好?"慧明禪師沒有直接回答,
反而問道:"今天早齋吃的什么?""粥和咸菜。"凈塵老實回答。
"有沒有想過山下李掌柜吃的肉包子?""偶爾...也會想一下。"凈塵不好意思地低頭,
"特別是聞到香味的時候。""但如果讓你天天吃肉包子呢?
"凈塵認(rèn)真想了想:"剛開始可能很開心,但吃多了肯定會膩,還是清粥小菜來得爽口,
天天吃也不厭。"慧明禪師點點頭,目光溫和:"這就是了。陳大叔羨慕張書生的清靜自在,
張書生羨慕陳大叔的熱鬧溫馨。他們都只看見別人生活好的一面,沒看見背后的難處。
陳大叔看不見張書生深夜苦讀的寂寞,張書生也看不見陳大叔養(yǎng)家糊口的辛苦。"這時,
寺門外傳來一陣吵鬧聲。一個農(nóng)婦揪著兒子的耳朵往寺里走,少年約莫十五六歲,
一臉不情愿,嘴里還嘟囔著什么。"禪師您給評評理!"農(nóng)婦氣得臉通紅,松開兒子的耳朵,
向慧明禪師合十行禮,"這孽障非要輟學(xué)去城里學(xué)手藝,說讀書沒用!
他爹當(dāng)年就是吃了沒讀書的虧,現(xiàn)在整天后悔,
希望兒子能讀出個名堂來..."少年梗著脖子,不服氣地說:"讀書有什么用?
隔壁狗蛋去年去學(xué)木匠,現(xiàn)在月錢都二兩銀子了!能幫襯家里,還能給自己攢錢。
先生整天教些之乎者也,能當(dāng)飯吃嗎?"慧明禪師讓母子二人在石凳上坐下,
吩咐凈塵去倒兩碗涼茶來。"大嫂希望孩子讀書,是盼他將來不必日曬雨淋,
能有個輕松的生計。孩子想學(xué)手藝,是盼早點自立,為家里分憂。你們都沒有錯,
都是為對方著想。"農(nóng)婦急得直拍腿:"可是總要選一條路啊!選了這條就沒法選那條,
將來要是選錯了,后悔都來不及!我這不就是為了他將來不后悔嘛!
"慧明禪師溫和地問少年:"若是去學(xué)手藝,你最擔(dān)心什么?"少年猶豫了一下,
聲音低了些:"怕...怕學(xué)不會,被師傅罵,給爹娘丟人。""若是繼續(xù)讀書,
最擔(dān)心什么?" "怕考不上功名,白白浪費幾年光陰,最后還不如那些早點學(xué)手藝的同伴。
"慧明禪師從袖中取出一把古老的黃銅鑰匙,鑰匙的一面刻著"因",另一面刻著"果"。
"你猜,此刻朝上的是'因'還是'果'?"少年仔細(xì)看了看,猜道:"是'因'字朝上?
"慧明禪師伸手一看,黃銅鑰匙上清晰地刻著"果"字。"猜錯了,可有什么損失?
"少年搖搖頭:"沒什么損失。""人生選擇也是如此。"慧明禪師收起鑰匙,
"許多選擇本無對錯,只是道路不同。就像上山,有的路平緩但繞遠(yuǎn),有的路陡峭但近便。
只要方向沒錯,最終都能登頂。選擇了一條路,就會看到這條路上的風(fēng)景,
遇到這條路上的人,收獲這條路上的果實。"農(nóng)婦若有所思:"禪師是說,無論選哪條路,
都會有所失?""正是。"慧明禪師點頭,"但也會有所得。讀書能明理,開闊眼界,
即使考不上功名,也能知書達(dá)理,受人尊敬。學(xué)藝能立身,踏實賺錢,養(yǎng)家糊口,
同樣受人尊重。關(guān)鍵是選擇之后,是否全力以赴。最怕的是——學(xué)藝時惦記讀書,
讀書時羨慕學(xué)藝,三心二意,最后兩頭落空。"少年忽然問:"那要是真的選錯了呢?
比如我去學(xué)木匠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根本不是那塊料?
"慧明禪師微笑:"你怎么知道一定是選錯了?也許只是需要時間證明。就像種莊稼,
不能才播種三天就急著要看收獲。就算真的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不適合,也可以重新選擇。你還年輕,
有很多試錯的機(jī)會。"農(nóng)婦臉色緩和許多,但仍然擔(dān)憂:"可是禪師,
我還是怕孩子將來后悔..."凈塵忍不住插話:"師姑,
我昨天看見陳大叔一邊嫌老婆管得太嚴(yán),
一邊給她挑最新鮮的菜帶回家;張書生一邊說獨身自在,一邊盯著人家父子發(fā)呆。
其實每個人都在羨慕別人,每個人也都被人羨慕著。重要的是珍惜自己擁有的,
而不是總盯著沒有的。"慧明禪師贊許地點頭:"凈塵說得是?;橐鲇谢橐龅臏嘏蜖拷O,
獨身有獨身的自由和孤獨。讀書有讀書的雅致和清貧,學(xué)藝有學(xué)藝的實惠和勞累。
重要的是選擇之后,如何經(jīng)營,如何從中找到快樂和意義。"他讓少年伸出手,
在他的掌心畫了一條線:"這是你選擇學(xué)藝的路。
"又在旁邊畫了另一條線:"這是你選擇讀書的路。你看,兩條路可能交叉,可能平行,
但都不會白走。學(xué)藝后若還想讀書,夜里也能自學(xué);讀書后若想學(xué)藝,有了文化底子,
學(xué)起來可能更快。人生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。"農(nóng)婦終于釋然,
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:"聽禪師一席話,我心里踏實多了。那就讓孩子先去學(xué)手藝試試,
要是不合適,再回來讀書也不遲。"少年也露出笑容:"謝謝禪師!我一定會好好學(xué),
不讓爹娘失望!"母子二人告辭時,少年臨行前忽然回頭問:"禪師,
您當(dāng)年為什么選擇出家?"慧明禪師笑了,
眼角的皺紋如蓮花瓣般舒展:"因為我喜歡清晨的鐘聲,喜歡掃落葉的沙沙聲,
喜歡看香客們解開心結(jié)后輕松的笑容。若是選擇在家,也許會有妻兒繞膝的快樂,
但那就錯過了現(xiàn)在的寧靜自在。每個選擇都有得有失,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最想要什么。
"等母子走遠(yuǎn),凈塵好奇地問:"師父,您修行這么多年,可曾后悔過出家的選擇?
"慧明禪師指著院中的古井:"你看井水可曾后悔困在井中?它若整天羨慕江河奔流,
早就蒸發(fā)了;江河若羨慕井水寧靜,早就改道了。萬物各安其位,各得其所。
我選擇了出家這條路,就安心走好這條路,享受這條路上的風(fēng)景。"午后陽光正好,
禪院里又來了一位特別的香客。一位從城里來的女商人,穿著精致的綢緞衣裳,
手腕上戴著玉鐲,卻愁容滿面,眉間帶著化不開的憂郁。"禪師,我后悔當(dāng)年選擇經(jīng)商。
"女商人開口就嘆氣,"如今雖然有錢,吃穿不愁,但父母病重時沒能侍奉床前,
兒子長大跟我不親,丈夫也埋怨我整天在外奔波,不顧家..."慧明禪師安靜地聽完,
給她斟上一杯清茶:"若時光能倒流,重新選擇,你會怎么做?""我會選擇在家相夫教子,
雖然清貧些,但一家人在一起,其樂融融。"女商人說著,眼圈就紅了,"現(xiàn)在錢是有了,
家卻快要散了。"慧明禪師示意凈塵取來文房四寶,
鋪在石桌上:"請居士寫下選擇經(jīng)商的好處和壞處。"女商人提筆沉思,
在紙上寫下選擇經(jīng)商的好處:讓父母得到最好的醫(yī)治,讓兒子讀最好的書院,
資助弟妹完成學(xué)業(yè),幫助鄉(xiāng)里修橋鋪路,讓幾十個伙計有活干有飯吃...寫滿了一張紙,
她停頓了一下,在另一張紙上寫下壞處:陪伴家人時間少。"現(xiàn)在請看,"慧明禪師輕聲道,
"若你選擇在家陪伴,父母可能得不到最好的醫(yī)治,兒子可能讀不起最好的書院,
弟妹可能無法完成學(xué)業(yè),鄉(xiāng)里的橋可能還是危橋,那些伙計可能失去生計。
你會不會又后悔沒有出去賺錢?"女商人怔住了,看著紙上的字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