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風(fēng)如刀,割過哭墳溝嶙峋的石壁,吹得荒草簌簌作響,仿佛無數(shù)亡魂在低語。
林青玄蹲在空棺前,指尖還殘留著那道巨大抓痕的觸感——五指分明,力道深陷木理,絕非活人所能為。
他緩緩抬頭,目光掃過溝底雜亂的墳塋,忽然一頓。
不對。
這些墳,不是亂葬。
他瞇起眼,借著微弱的月光重新審視。
碑石歪斜,看似無序,可若以腳下這具空棺為起點,逐一連線……竟隱隱指向溝底那一口枯井。
七座、九座、十一座——凡是棺木被撬開的墳,其朝向皆如箭矢般直指井口。
而那井口,被七塊巨石以鐵索穿連,牢牢封死,石面刻滿倒書符箓,筆畫扭曲如蛇,墨色泛青,顯然是用尸血混著朱砂畫就。
“七棺鎮(zhèn)龍陣……”林青玄低喃,喉間發(fā)緊。
這不是殘陣,而是“鎖眼”尚存的活局。
七塊鎮(zhèn)石對應(yīng)七具棺槨,若陣成,可鎖地脈陰龍,鎮(zhèn)千年尸變。
可如今,陣眼雖封,陣勢卻已異變——他閉目凝神,催動“觀鬼氣”。
剎那間,視野被黑霧浸染。
溝底的鬼氣如蛛網(wǎng)密布,絲絲縷縷纏繞墳頭,最終匯成一道粗如兒臂的黑線,直貫枯井。
井中,黑氣盤旋而上,形若長龍,每隔十二時辰便猛然沖頂一次,撞擊封石,震得鐵索嗡鳴。
那不是掙脫,是……呼吸。
它還活著。
林青玄心頭一沉。
此陣本為鎮(zhèn)壓,可眼下黑氣有節(jié)律地搏動,分明已被逆轉(zhuǎn)為“養(yǎng)”陣。
他猛地想起藥堂賬本末頁那句隱語:“火起于盲眼,龍醒于血祭?!碑?dāng)時不解其意,此刻卻如雷貫耳。
盲眼?
不是瞎子,是“看不見的人”——被世人遺忘的祭品,最合適的,正是街頭算命的瞎眼先生!
他袖中銅錢微震,朱砂符線泛起血光,仿佛在呼應(yīng)某種冥冥中的警示。
不能再等了。
林青玄從懷中取出藥堂順來的朱砂符線,咬破指尖,以血混砂,在銅錢上畫下一道“斷厄引”。
他低念口訣,將銅錢拋入井中。
銅錢未落到底,忽地一滯。
仿佛被什么無形之物托住,懸于半空,距井口約莫三丈。
更詭異的是,那根朱砂符線竟開始滲出黑血,一滴、兩滴,順著絲線緩緩滑落,砸在井沿石上,“嗤”地冒起青煙。
林青玄瞳孔驟縮。
這不是封尸,是“喂尸”!
每獻祭一人,便有一絲人氣順著符線流入井中,滋養(yǎng)那具沉睡的“尸王”。
而朱砂本為辟邪之物,如今反被污染成引路之媒,說明井中之物早已超越尋常邪祟,甚至……能反過來操控陣法。
他猛然記起師父曾言:“地脈有靈,最忌逆養(yǎng)。若以人命飼龍脈,可成‘尸國’,萬魂為兵,百鬼為將?!碑?dāng)時只當(dāng)是古籍妄言,如今想來,怕是早已有人在暗中布局。
冷汗順著額角滑下。
他正欲收線后退,忽覺腳下泥土傳來異樣。
每走三步,地底便傳來一聲極輕的“咔”,如棺蓋微啟,又似鎖扣松動。
他立刻伏地,手掌貼土,閉目催動“控地脈”。
地脈的脈動在他掌心清晰浮現(xiàn)。
溝底之下,放置著七具棺材!
位置不偏不倚,恰好構(gòu)成“北斗七星”之形,而他自己,正站在天樞位——陣眼之上。
更可怕的是,每一具棺中都有微弱的氣息起伏,似在沉睡,又似在等待。
只要有人觸動陣眼,七棺共鳴,立刻化為“走尸陣”,將闖入者困殺于溝底。
這是“七棺鎮(zhèn)龍”的殘局被人篡改,從鎮(zhèn)壓之陣,變成了誘殺之局!
林青玄緩緩起身,呼吸放至最輕。
他不能再走直線,必須繞行“破軍位”外側(cè),方能避開陣眼牽動。
可就在此時,腳邊一具空墳的棺板突然“咯”地一聲,向外滑出半寸。
他渾身一僵。
低頭看去——那棺內(nèi)空無一物,但內(nèi)壁上,竟密密麻麻刻滿了人名,有些墨跡新鮮,有些已泛黃發(fā)脆。
他目光掃過,忽然一凝。
“王瞎子,三更獻祭,氣引北樞。”
“李寡婦,五更焚香,血飼南斗。”
……而最后一條,墨跡未干:
“林狗兒,子時入溝,魂歸井眼?!?/p>
他盯著那行字,心頭如遭重擊。
他們知道他會來。
不,是知道“林狗兒”會來。
這名字本是街頭混混的賤稱,無人知曉,可如今卻赫然列于祭名之上,仿佛早已算準他的行蹤。
是誰?
陰羅教?還是……當(dāng)年那場冤案背后的真正黑手?
他咬牙,將銅錢收回袖中,正欲悄然繞行,忽聽溝口方向傳來一聲極輕的“吱呀”——像是木板摩擦石地。
夜風(fēng)驟停。
霧氣翻涌如潮,緩緩向兩側(cè)分開。
沉重的腳步聲由遠及近,一步,一步,踏在碎石上,沉悶如鼓。
林青玄屏息凝神,藏身于一座傾倒的碑石之后,悄然側(cè)目。
只見溝口,一個身影緩緩浮現(xiàn)。
黑衣道人披著油氈,身形佝僂,背上竟壓著一塊斑駁的棺材板,邊緣還沾著腐土。
他手中握著一串人骨鈴,卻始終未曾搖響,鈴舌斷裂,空蕩無聲。
可偏偏,林青玄的“觀鬼氣”卻看到,那鈴中纏繞著濃得化不開的怨氣,如活蛇般扭動。
道人雙目呆滯,直勾勾望著枯井方向,口中喃喃,聲音沙啞如砂紙磨骨:
“……盲眼未閉,火種不滅……
七棺未合,龍脊未折……
等你……等你……”夜風(fēng)死寂,霧氣凝如鉛塊,壓得人喘不過氣。
林青玄伏在傾倒的碑石后,脊背緊貼冰冷石面,連呼吸都卡在喉間。
黑衣道人那句“差一點……就差一點讓她走到陽路盡頭……”像一把銹鈍的刀,在他心頭反復(fù)刮擦。
陽路?
那不是陰魂歸冥的必經(jīng)之道,而是逆死為生、以尸還陽的邪徑!
傳說唯有執(zhí)念深重之魂,借地脈陰氣為引,聚萬怨之力沖破黃泉門檻,方能踏出一步陽路——可這一步,需獻祭七命為階,九怨為燈,更得一具至親尸骨為“引魂幡”。
而眼前這瘋道人,竟想用自己女兒的頭骨,強行撕開陰陽界限!
林青玄瞳孔驟縮,指尖掐入掌心。
他早知“七棺鎮(zhèn)龍陣”可鎮(zhèn)尸變,卻從未想過有人敢將其逆轉(zhuǎn)為“通冥之橋”。
此陣本就吸納地底陰龍之氣,若再以至親骨血為祭,怨念與地脈共振,真有可能撕裂陰陽壁障——哪怕只是一瞬。
可代價是什么?
是七具棺中即將蘇醒的走尸,是枯井深處那具被血祭喂養(yǎng)的尸王,更是整個哭墳溝方圓十里內(nèi)所有活人的陽壽精魄!
一旦陽路開啟,陰氣倒灌,百里化煞,生人皆成祭品!
他不能再等。
可就在他欲動之際,目光一凝——黑衣道人腳步未亂,每一步落下,竟都精準踏在地脈死點之上。
那些常人無法察覺的“氣斷之穴”,在他腳下仿佛早已標定。
油氈下佝僂的身影,竟如行走在無形的星圖之上。
這不是誤入。
他是來祭陣的。
林青玄心頭一沉。
此人不僅通曉陣法,更熟悉地脈走勢,甚至……可能曾是相風(fēng)堂中人?
可相風(fēng)堂弟子名錄中,從未有過無此人蹤跡。
除非——他是被抹去記錄的棄徒,或是當(dāng)年那場冤案中,另一個被掩埋的犧牲者?
電光火石間,黑衣道人已行至溝心,距七棺陣眼不過三步。
他緩緩從懷中掏出一物——紅布包裹的孩童頭骨,小小一具,額骨尚帶乳牙凹痕,布角微微發(fā)黑,似曾浸過血水。
林青玄呼吸一滯。
那紅布……為何如此眼熟?
下一瞬,道人將頭骨輕輕放入一具空棺。
動作輕柔,宛如安放熟睡的女兒。
“咔!咔!咔咔咔——”
七聲悶響,整齊劃一,從地底傳來。
七具埋棺同時震顫,棺蓋微啟,縫隙中溢出濃稠如墨的黑氣。
林青玄“觀鬼氣”驟開,只見那黑氣如活蛇般鉆出,纏繞頭骨,竟在半空中扭曲、拉伸、拼合——漸漸顯出一個虛影:七八歲的小女孩,穿著破舊紅裙,赤足懸空,雙目緊閉,嘴角卻掛著一絲詭異笑意。
她不是魂。
是怨念凝形,借陣而生!
“阿爹……”虛影開口,聲音卻是無數(shù)孩童哭嚎疊加而成,“路好黑……我要回家……”
黑衣道人渾身劇震,雙膝猛地一軟,卻硬生生撐住。
他抬起枯瘦的手,想要觸碰那虛影,卻又不敢。
“快了……就快了……”他喃喃,“爹給你點燈,爹帶你走陽路……你就能回家了……”
人骨鈴?fù)豁懀?/p>
不是搖動,而是自鳴。
鈴中怨氣暴漲,如潮水般涌向七棺。
棺蓋緩緩掀起,腐土簌簌滑落,七具尸體僵坐而起——青面獠牙,指甲如鉤,眼窩深陷卻泛著幽綠鬼火。
它們并未撲向林青玄,反而齊齊轉(zhuǎn)向枯井,似在等待某種召喚。
林青玄知道,不能再拖。
一旦七尸與井中之物共鳴,陽路將徹底打開,屆時他不僅無法脫身,更會被卷入陰氣漩渦,成為開啟陽路的祭品!
他咬破舌尖,血腥味在口中炸開,神志瞬間清明。
三枚銅錢自袖中滑落,沾滿鮮血,被他死死按入泥土。
“地脈聽令,掩!”
低喝如咒,聲落掌落。
他掌心“控地脈”異能全開,將自身感知沉入地底,捕捉那一線微弱的地氣流轉(zhuǎn)。
他知道,這荒山地脈早已被“七棺鎮(zhèn)龍陣”扭曲,正??匾卦夥词桑ㄓ姓业疥囇叟c地脈交匯的“氣滯點”,才能借力使力,制造短暫滑坡,掩住陣眼。
三枚血錢嵌入泥土,如釘子般卡住氣機節(jié)點。
地面微顫。
先是細微的“沙沙”聲,繼而“轟”地一聲悶響——上方山體竟真的松動,幾塊巨石滾落,碎石如雨,恰好砸在陣眼所在!
塵土飛揚,黑氣驟然一滯,七棺共鳴戛然而止,虛空中紅裙女孩的輪廓劇烈扭曲,發(fā)出一聲尖利嘶叫,隨即潰散。
黑衣道人猛然轉(zhuǎn)頭。
空洞的眼窩,直勾勾盯向林青玄藏身之處。
那不是人的眼神。
是尸蠱寄生后的死瞳,灰白無光,卻仿佛能穿透石碑,鎖死獵物。
林青玄心臟幾乎停跳,不等對方動作,翻身滾入溝底暗渠——一條早已干涸的排水溝,深藏于亂石之下。
他蜷身伏地,屏息凝神,只覺頭頂風(fēng)聲掠過,似有陰物掠空而過。
死寂。
許久,才聽見一聲低啞的冷笑,自溝口傳來。
“……多管閑事的螻蟻……”
腳步聲漸遠,仿佛離去。
林青玄不敢輕動,冷汗浸透里衣。
他緩緩抬頭,借著微光掃視四周,忽然一僵——
溝邊,一枚紅布頭骨滾落在此。
正是方才黑衣道人所祭之物。
他遲疑片刻,終于伸手,顫抖著將它拾起。
布角一角,針腳細密,繡著兩個小字:
阿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