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(wèi)青嘆息:“德宗怕是被兵變嚇破了膽,覺得只有宦官可信,卻不知宦官亂政比藩鎮(zhèn)更可怕。民怨積深,天下必亂。”
天幕上,唐順宗的身影一閃而過,緊接著便是宦官俱文珍發(fā)動政變的畫面。
“公元805年,唐德宗李適去世,其子李誦即位,是為唐順宗。唐順宗即位后主張削弱藩鎮(zhèn)割據(jù)的勢力,罷免宦官,史稱永貞革新?!?/p>
”改革不久后,宦官俱文珍等人發(fā)動政變,幽禁唐順宗。唐順宗被迫讓位,退居太上皇?;侍永罴兝^承帝位,是為唐憲宗。”
“又是宦官政變!”李世民猛地站起身,龍袍獵獵作響,“我大唐的皇帝,竟成了宦官手中的傀儡?廢立皇帝如兒戲,這還叫什么大唐!”
長孫無忌痛心疾首:“永貞革新本是中興之望,卻被宦官扼殺。順宗有志難伸,真是可惜可嘆!”
劉徹卻看得冷靜:“順宗操之過急,觸動了宦官和藩鎮(zhèn)的利益,失敗是必然的。不過這唐憲宗李純,倒像是個有作為的?!?/p>
果然,屏幕上的唐憲宗雷厲風(fēng)行,平定叛亂,改革朝政,一派中興氣象。
“唐憲宗是一位中興之主,先后平定劉辟和楊惠琳的叛亂,大力削藩和改革,國力越來越強大,國家也越來越繁榮,出現(xiàn)了元和中興的景象?!?/p>
“總算有個像樣的皇帝了!”李世民眼中露出欣慰之色,“削藩改革,重振國威,這才是我李唐子孫該做的事!”
然而好景不長,畫面中的唐憲宗開始沉迷丹藥,性情暴躁,動輒誅殺宦官。
“晚年的唐憲宗開始重用奸臣,而且變得迷信,癡迷于長生不老藥,性情也變得暴怒,經(jīng)常誅殺宦官。公元820年,唐憲宗死于非命,據(jù)說被郭氏所殺?!?/p>
“又是弒君!”李世民氣得渾身發(fā)抖,“朕的子孫到底造了什么孽,一個個不得善終!長生不老藥?當(dāng)年秦始皇都沒能如愿,他也想學(xué)?”
劉徹冷笑:“帝王多貪生,憲宗晚節(jié)不保,可惜了元和中興的局面。這郭氏敢弒君,背后怕是有勢力支持?!?/p>
彈幕里滿是惋惜:
“最怕明君變昏君,憲宗太可惜了,后面的穆宗、敬宗更離譜,唐朝沒救了”
接下來的畫面果然印證了彈幕的說法。
“其子李恒即位,是為唐穆宗。唐穆宗在位期間,縱情享樂,毫無節(jié)制,還大興土木修建了永安殿,結(jié)果在位四年去世,年僅29歲?!?/p>
“其子李湛繼承帝位,是為唐敬宗。唐敬宗時沉迷享樂,不理朝政,宦官王守澄等人把持朝政,排斥異己,敗壞綱紀。公元826年,宦官劉克明弒殺唐敬宗,李湛死的時候年僅17歲。”
“17歲!又是被宦官所殺!”尉遲恭目眥欲裂,“這群閹賊竟敢如此猖獗!我大唐的皇帝就這么任由他們宰割嗎!”
李世民閉上眼睛,老淚縱橫:“穆宗享樂早逝,敬宗被弒身亡,我李唐宗室的血性都去哪了?這朝政被宦官搞得烏煙瘴氣,國將不國??!”
嬴政搖頭:“皇帝年幼昏庸,宦官自然趁機專權(quán)。敬宗17歲就被弒,可見宦官勢力已經(jīng)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。唐朝的氣數(shù),怕是要盡了?!?/p>
宦官王守澄擁立唐文宗即位,卻在不久后將其軟禁,朝堂上血流成河。
“宦官王守澄等人擁立李昂為帝,是為唐文宗?;鹿佘浗颂莆淖?,又大肆屠殺朝中大臣,致使朝中無人可用?!?/p>
“公元840年,唐文宗李昂郁成病,不久去世,年僅31歲?!?/p>
天幕上,唐武宗的身影出現(xiàn),他果斷解除宦官兵權(quán),下令滅佛,唐朝出現(xiàn)短暫的中興。
但好景不長,“宦官擁立李炎為帝,是為唐武宗。唐武宗即位后,解除了宦官仇士良的兵權(quán),逐漸收回了權(quán)力?!?/p>
“當(dāng)時佛教盛行,損害了國庫收入,于是唐武宗下令滅佛,拆毀佛寺,沒收了寺院手中部分土地。他在位期間,知人善用,正風(fēng)肅紀,使唐朝在形式上獲得了統(tǒng)一,史稱會昌中興”
“公元846年,唐武宗去世,享年32歲”
“滅佛收地,收回兵權(quán),總算有點作為”嬴政道,“可惜天不假年,32歲就去世了,又是被宦官擁立的皇帝,怕是.....”
李斯點頭:“中興不過是回光返照,宦官能擁立他,也能廢黜他。唐朝的根本問題沒解決,一切都是空談”
“唐宣宗勤儉治國,擊敗吐蕃,收復(fù)失地,出現(xiàn)了大中之治的景象。
宦官馬元贄等人擁立李忱,繼承帝位,是為唐宣宗。唐宣宗即位后,又陸續(xù)恢復(fù)了寺院。
使唐朝國勢有所起色,百姓日漸富裕,史稱大中之治。公元859年,唐宣宗因服用仙丹中毒去世,享年50歲”
“又是仙丹!”李世民氣得拍案,“前車之鑒歷歷在目,為何就不長記性!宣宗本是中興之主,竟落得如此下場,可悲可嘆!”
嬴政眼神深邃呢喃道:“仙丹難道真的有毒嗎?不然為何唐朝的幾代皇帝都因服用仙丹而早逝?”
彈幕里滿是感慨:
“他來了、他來了,辣個那人回來了,世家們顫抖吧[磨刀][磨刀]”
“黃巢起義要來了,唐朝徹底被宣判死刑了”
"黃巢:族譜真是個好東西[狗頭]"
“沖天香陣透長安,滿城盡帶黃金甲”
......
“其子李漼即位,是為唐懿宗。唐懿宗時廣建佛寺,大造佛像,使得佛教勢力又迅速發(fā)展起來?!?/p>
“他在位期間,驕奢淫逸,任人唯親,導(dǎo)致浙東、徐州、四川等地相繼發(fā)生動亂,民不聊生。公元873年,唐懿宗去世,12歲的李儇繼承帝位,為唐僖宗,他也是整個唐朝里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?!?/p>
“唐僖宗在位時,唐朝政局混亂,宦官專權(quán)。公元878年,關(guān)東發(fā)生了大旱,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,百姓走投無路,爆發(fā)黃巢起義。”
衛(wèi)青看著屏幕上災(zāi)民易子而食的慘狀,眼眶泛紅:“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官吏逼得百姓走投無路。唐朝到了這個地步,神仙也難救了?!?/p>
劉徹沉默良久,才緩緩道:“唐朝失去了民心,滅亡只是時間問題?!?/p>
畫面中,黃巢起義軍勢如破竹,攻克洛陽,逼近長安,唐僖宗倉皇逃亡四川。
“黃巢起義爆發(fā)以后,州縣欺瞞上級,朝廷不知實情,各地擁兵的節(jié)度使為求自保,坐視觀望,起義軍快速發(fā)展。公元880年,黃巢起義軍攻克洛陽,逼近長安,唐僖宗與宗室親王逃亡四川”
“公元881年,黃巢軍攻入長安,黃巢在含元殿即皇帝位,國號大齊?!?/p>
內(nèi)庫燒為錦繡灰,天街踏盡公卿骨。
那些曾經(jīng)高高在上的世家門閥,遭到了大清洗,除了那些背井離鄉(xiāng)逃亡的分支,剩下的五姓七望幾乎被屠戮殆盡。
天幕上“天街踏盡公卿骨”的詩句如血珠般滾落,畫面陡然定格在長安朱雀大街的遠景——火光正從世家聚集的坊區(qū)沖天而起,隱約可見起義軍的身影在朱門高墻間穿梭,
那些象征著百年門閥榮光的府邸正在烈焰中崩塌。
博陵崔氏的族長崔玄禮猛地從蒲團上彈起,手指死死摳住案幾邊緣,指節(jié)泛白如枯骨:“那是……那是我崔氏的府?。 ?/p>
他眼前陣陣發(fā)黑,盯著畫面中被劈開的“博陵崔府”匾額,聲音抖得不成樣子:“先祖在上!這不是真的!我崔氏世代簪纓,與國同休,怎么會落得如此下場?”
“他們要做什么?!”范陽盧氏的盧承慶死死攥著腰間的玉帶,玉扣被捏得咯咯作響。
“為什么?我們盧氏從未苛待百姓,為何要遭此屠戮?”
“那些節(jié)度使食君之祿,卻擁兵自保,他們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嗎!”
崔玄禮突然按住狂跳的心臟,聲音帶著顫巍巍的狠厲:“天街踏盡公卿骨?好!好!好!”
他看向身邊的族中子弟,眼神銳利如刀,“都看清楚了!這就是未來!這就是朝廷昏聵、藩鎮(zhèn)自保的下場!今日我們在天幕上見此慘狀,不是讓你們哭泣,
是讓你們記著——若他日真到了那一步,就算拼盡最后一滴血我五姓七望的根,絕不能斷在亂賊手里!”
李世民在遠處看著這一幕,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御座扶手。他想起當(dāng)年修訂《氏族志》時的博弈,想起與山東士族達成的平衡,終究是一聲長嘆:
“世家雖有弊病,卻是禮法根基。當(dāng)亂賊屠戮公卿時,朝廷逃亡,藩鎮(zhèn)觀望,這天下……早已沒了章法啊?!?/p>
最終,黃巢起義被平定,但唐朝已是名存實亡。
“此后,四川的唐僖宗發(fā)起反攻,唐軍將領(lǐng)李克用、朱溫先后大敗黃巢軍,最終黃巢自刎,其子黃皓被殺,起義得以平定?!?/p>
“黃巢起義雖然失敗,但此時的各藩鎮(zhèn)擁兵自重,中央禁軍已經(jīng)被徹底摧毀。公元888年,唐僖宗返回長安后去世,年僅27歲,其弟李曄繼承帝位,是為唐昭宗。唐昭宗時,李克用的沙陀軍隊最強大,且兵多將廣,于是唐昭宗聯(lián)合朱溫等人攻打李克用,結(jié)果被打得大敗?!?/p>
“此時的唐昭宗威望損失殆盡,淪落為諸侯們隨意侮辱的對象。公元893年,藩鎮(zhèn)軍閥李茂貞寫信嘲笑朝廷的軟弱,于是唐昭宗發(fā)兵攻打李茂貞,結(jié)果再次失敗。”
“此后的唐昭宗逃離長安,后來在軍閥幫助下才回到長安。公元904年,唐昭宗在朱溫的挾持下遷都洛陽,不久被朱溫弒殺。于是朱溫擁立李柷為傀儡皇帝,是為唐哀宗。”
“公元907年,朱溫逼迫唐哀宗李柷禪讓登基稱帝,國號大梁,史稱后梁。自此唐朝滅亡?!?/p>
“滅亡了……我大唐……終究還是滅亡了……”李世民癱坐在御座上,聲音嘶啞,淚水模糊了雙眼,“289年的基業(yè)……就這么沒了……”
劉徹看著屏幕上“唐朝滅亡”四個字,沉默良久,才對衛(wèi)青道:“一個王朝的興衰,終究逃不過盛極而衰的定律。唐朝有過貞觀之治、開元盛世的輝煌,也有過安史之亂、黃巢起義的動亂,終究還是落幕了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