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頻開始。
"唐朝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,今天讓我們來詳細(xì)的了解唐王朝從建國到亡國這289年歷史"
此話一出,大唐的整個朝堂都為之一靜,然后又立馬沸騰了起來。
“快!都給朕集中精神!”李世民猛地從御座上直起身,
“把天幕上說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,漏了半點(diǎn),朕唯你們是問!”
殿內(nèi)的文武百官哪敢怠慢,翰林院的學(xué)士們手忙腳亂地鋪開竹簡,手中的毛筆蘸得墨汁淋漓。房玄齡扶了扶帽冠,目光死死盯住那片懸浮在空中的“天幕”,連呼吸都放輕了幾分。
"公元618年,李淵接受隋恭帝楊侑的禪讓,登基稱帝,建立唐朝,是為唐高祖"
天幕上的文字剛出現(xiàn),朱元璋正對著奏折的手猛地一頓。他抬眼看向空中,眉頭擰成了疙瘩:“隋末亂世,李淵父子能定鼎天下,倒也算個梟雄。只是這‘禪讓’二字,聽著總像裹了蜜糖的刀子?!?/p>
朱標(biāo)站在一旁,輕聲道:“父皇,史書向來為勝利者書寫。李淵能在群雄并起時脫穎而出,想必有過人之處。”
“過人之處?”朱元璋冷笑一聲
"公元619年,李淵派人滅亡大梁政權(quán),屠殺李軌,平定了河西走廊"
"同年,其次子李世民消滅劉武周勢力,并收復(fù)太原。此時的唐朝與竇建德的夏國以及王世充的鄭國三足鼎立"
"公元620年,李淵下詔討伐王世充,李世民率兵出征。此戰(zhàn),李世民大破竇建德十萬軍隊(duì),俘虜竇建德,又擊敗王世充,迫使其率眾投降,史稱虎牢關(guān)之戰(zhàn)。此后,唐軍又消滅竇建德余部以及王世充余部"
"自此,唐朝消滅了各地割據(jù)勢力,統(tǒng)一全國"
劉徹正與衛(wèi)青、霍去病在沙盤前議事,聽到“李世民消滅劉武周”時,霍去病情不自禁地握緊了拳頭:“好!少年英主就該如此!劉武周盤踞太原多年,形同國賊,滅得好!”
衛(wèi)青面色凝重地看著天幕:“陛下,這李世民年紀(jì)輕輕便有如此軍功,怕是個用兵奇才。他能在亂世中站穩(wěn)腳跟,絕非易事?!?/p>
劉徹?fù)嶂?,眼中閃過一絲贊賞:“亂世出英雄。這李世民若生在我大漢,倒能與去病你比一比誰的戰(zhàn)功更盛?!?/p>
霍去病朗聲大笑:“陛下說笑了!若真有機(jī)會,臣倒想與這位李將軍切磋切磋!”
"統(tǒng)一全國后,李世民功名日盛,與太子李建成矛盾日深"
"公元626年,李世民于射死太子李建成。事后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,并將皇位禪讓給李世民,史稱玄武門之變"
而此時的大唐朝堂,早已落針可聞。李世民的臉一陣青一陣白,手指死死摳著御座的扶手,指節(jié)泛白。
尉遲恭按捺不住,甕聲甕氣地開口:“陛下,當(dāng)年之事……是.....先要害您??!若不是您先下手,恐怕.....”
“住口!”李世民低喝一聲,聲音里帶著壓抑的怒火。他何嘗不知道其中緣由,可被天幕如此直白地揭開傷疤,當(dāng)著滿朝文武的面袒露最不堪的過往,那份難堪與憤怒幾乎要將他吞噬。
這時大量的彈幕在視頻上飄過:
“李二:大哥三弟連夜制定砍我計(jì)劃,我只能含淚發(fā)動玄武門之變自保了[狗頭保命]”
“如果建成贏了,世民在史書里大概是個‘熱衷打獵不理政務(wù)的莽夫’吧?”
““李家傳統(tǒng):愛的教育,從玄武門開始”
“命運(yùn)的齒輪開始轉(zhuǎn)動.....”
.......
劉徹看著這些彈幕,忽然笑了:“這后世之人倒有趣。成王敗寇,自古皆然。若李世民真是無能之輩,就算殺了李建成也坐不穩(wěn)江山。朕倒要看看,他后續(xù)如何?!?/p>
衛(wèi)青點(diǎn)頭:“陛下說得是。自古儲位之爭便是你死我活,只是手段如此激烈,確實(shí)少見?!?/p>
"李世民登基稱帝,改元貞觀是為唐太宗。李世民在位期間,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,對內(nèi)以文治天下,虛心納諫,厲行節(jié)約"
"勸課農(nóng)桑,使百姓能夠休養(yǎng)生息,國泰民安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"
"此后,李世民多次對外用兵,先后平定突厥、薛延陀等游牧民族,使唐朝聲威遠(yuǎn)播,四方賓服。不久后,唐朝人口達(dá)到380萬戶,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礎(chǔ)"
聽到這里,李二臉上的表情才有所好轉(zhuǎn),嘴角不由的翹了起來。
這段話像一陣春風(fēng),吹散了大唐朝堂上的凝重。房玄齡率先反應(yīng)過來,朗聲笑道:“恭喜陛下!后世之人對貞觀之治推崇備至,這是陛下的功績,更是大唐的榮光!”
天幕的節(jié)奏忽然慢了下來,背景音樂帶上了一絲悲涼。
"公元649年,唐太宗李世民去世,享年52歲,在位23年,謚號文皇帝,廟號太宗"
短短一句話,像一塊巨石投入大唐朝堂的湖心。
李世民剛剛由陰轉(zhuǎn)晴的臉色又轉(zhuǎn)陰,眼看就要下暴雨了。
“52歲?”他喃喃自語,聲音里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,“朕……只能活52歲?”
房玄齡心中一緊,連忙勸慰:“陛下,天幕之言未必盡信!您春秋鼎盛,定然能長命百歲!”
尉遲恭更是怒目圓睜:“這什么破天幕!竟敢咒陛下!臣看它是活膩了!”
李世民沒有說話,只是死死盯著天幕上“52歲”那幾個字,眼神復(fù)雜。他戎馬一生,見過太多生死,可當(dāng)自己的壽命被如此直白地宣判,那份不甘還是像潮水般將他淹沒。
長安酒肆里,說書先生一拍醒木,引得滿座看官側(cè)目:“列位瞧瞧!這天幕可真敢說!什么都抖摟出來了,連陛下能活多少歲都敢講!”
一個穿短打的腳夫灌了口酒,粗聲粗氣地說:“管他玄武門之變是真是假,這幾年日子好過了是實(shí)打?qū)嵉?,賦稅輕了,路也修了,這就是好皇帝!”
茶館里,婦人抱著孩子,一邊哄一邊嘆氣:“就是啊,可憐見的,陛下才活52歲。聽說帝王都想長生不老,看來就算是真龍?zhí)熳樱厕植贿^天命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