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妃嬪出了景仁宮后安靜的回了自己的宮里,剪秋上了茶水給皇后,皇后抿了一口后問她“人調(diào)教的如何了?”
剪秋說“已經(jīng)按照貴妃娘娘的性子教出來了,雖然不像貴妃這般貌美,但也還算不錯。”
宜修露出微笑,無妨,她要的只是膈應(yīng)膈應(yīng)貴妃罷了,不過若是那人能分得些李氏的寵,她也是開心的。
“等過幾日,就安排過去吧?!?/p>
“是?!?/p>
主仆倆的算計靜言不知道,就算知道她也不怕,她出了景仁宮之后就去找皇上了。
養(yǎng)心殿內(nèi)。
皇帝答應(yīng)了太后過幾個月就選秀的提議,弘昐的側(cè)福晉和弘昀的側(cè)福晉都是先皇所賜,他本以為先皇也會把兩人的福晉一同定下,誰知道過了幾年了,也沒動靜。
他當時正在關(guān)鍵期,不太想把兒子們的婚事跟奪嫡之事牽扯上,所以弘昐和弘昀還是沒有娶妻。
弘時年歲也快到了,但也才十三歲,他在想要不要給弘時賜兩個格格先,又怕弘時傷精。
思索了許久,他覺得還是算了。
還是和他兩個哥哥一樣吧,過了十五歲后再給他賜人。
“皇上,貴妃娘娘求見?!碧K培盛說。
胤禛點了點頭,示意他把人放進來。
靜言到了養(yǎng)心殿,端著貴妃姿態(tài),朝胤禛行了禮,胤禛見她這模樣,有些新奇的打量著她。
言兒終于長進了!他感嘆道。
“貴妃不必多禮,起身吧。”
要是李靜言知道他的想法肯定會給他一個大大的白眼,廢話她都三十好幾的人了,孫子都快有了,能不懂事嗎?
雖然她腦子不太好,但在外人面前,她還是能做出樣子來的。
等胤禛揮退了蘇培盛和其他宮人后,她這才恢復(fù)原樣。
“皇上~臣妾是貴妃了!”
她帶著驕傲的笑,興奮的看著胤禛。
胤禛點點頭,示意她坐在自己旁邊,靜言也不推辭,直接過去了。
她一如既往的埋在他的懷里,胤禛習(xí)慣性的摟住她。
兩人相處快二十年,他們在一起的時間,占據(jù)了彼此前半生的一半時間。
靜言已經(jīng)習(xí)慣了依靠胤禛,胤禛習(xí)慣了保護靜言。
不說什么愛或者不愛,這樣就很好了。
再深究下去又如何呢?
把一切都擺在明面上,反而失去了原來的那份純粹,他說不清楚自己對靜言是什么感情,但她如今已經(jīng)長在了自己的肉骨里,他無法想象身邊沒有她的日子。
他習(xí)慣了她明媚的笑,習(xí)慣了和她耳鬢廝磨,習(xí)慣了她一眼見到底的心事。
他們已經(jīng)有了血脈結(jié)晶,三個兒子都被養(yǎng)的很好,他時常說這是靜言的功勞是沒錯的。
作為皇家的人,生來就比別人高貴,若是被養(yǎng)的目無下塵,那就等同于廢了。
因為他有自己的抱負,想讓兒子繼承自己的意志和思想。
弘昐做的很不錯,比起先太子膝下的弘皙來說也不差什么,讓他很是驕傲。
弘昀是個文武雙全的,也很適合在朝堂為他分憂。
而弘時,雖然腦子繼承了他的額娘,但是武學(xué)天賦極高,他是想把弘時往大將軍王的方向發(fā)展的。
靜言心善,兒子們都遺傳了她的這份善良,這是胤禛最滿意的點,只有懂得善良,才能懂得體恤民艱。
他坐上了這個位置,天下萬民都是他的子民,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他不奉行君重民輕,他只相信你來我往。
他治理好天下,為百姓謀取生息,百姓便會愛戴他,也會愛戴他的子嗣。
“太后要朕選秀,過幾個月后宮里會進幾個新人,若是有人膽敢不敬,你只管告訴朕。”
他叮囑她,不要怕事,他把她捧到這個位置就是不希望她被人欺負。
皇后母家不得力的好處就在這體現(xiàn)出來了,他的靜言得寵,皇后也不敢壓她,若是他的皇后是個有實力的,那么靜言就得委屈了。
靜言乖乖點頭,她揚起臉得意道“有皇上在,臣妾才不怕呢!”
她扣著皇上手里的十八子,有些狡黠的說“臣妾不管做什么,皇上都會幫臣妾對不對?”
她雙眸亮的驚人,緊緊的盯著胤禛,像是他不同意,她就要撒潑了。
胤禛點了點頭,當然,無論她做什么,他都會兜底。
當然,她的一切他都會幫她打理清楚,她不懂得如何處理母族與皇子相處的分寸,他會親自下場。
保證不會有人仗著她的勢,做些壞她名聲之事。
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后,靜言帶著世家女子的畫像回了承乾宮。
她讓人通知弘昐和弘昀,讓他們明日進宮。
給兒子選福晉,起碼也要他們能看上不是,她可不想挑的福晉讓兒子們不喜。
她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有個喜愛的福晉陪伴在他們身側(cè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