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,天色微明。
當?shù)谝豢|晨曦刺破云層,照耀在巍峨的皇宮之巔時,沉重而悠揚的鐘聲,響徹了整座京城。
當——!當——!當——!
九聲鐘鳴,代表著帝崩。
緊接著,是十二聲更為高亢的鼓聲,傳遍四方。
鼓聲十二,宣告著新皇登基。
一夜之間,皇權(quán)更迭,整個大隋的天,要變了。
太和殿內(nèi),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官階品級,分列兩側(cè)站滿整個大殿。
他們每個人都神情肅穆,但若是仔細看去,便能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眼神深處,都藏著各自不同的心思。
有震驚,有疑惑,有惶恐,有觀望,亦有……期待。
昨夜皇宮內(nèi)發(fā)生的事情,早已通過各種渠道,或多或少地傳了出來。
三皇子與九皇子在皇位爭奪中雙雙殞命,而最終坐上那個位置的,竟然另有其人。
是那個一直以來被所有人無視的廢柴皇子——林寒洲!
這個結(jié)果,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。
他是如何做到的?他背后有什么樣的支持?
他登基之后,大隋又將走向何方?
無數(shù)的疑問,縈繞在每一位官員的心頭。
就在這復雜而壓抑的氣氛中,只聽太監(jiān)尖銳的聲音從殿外傳來。
“新皇駕到——!”
伴隨著這道聲音落下,所有官員立刻躬身,齊齊高呼。
“吾皇萬歲!萬歲!萬萬歲!”
在眾官員的高呼下,林寒洲身著一襲嶄新的金色龍袍,在內(nèi)侍的簇擁下,朝著大殿內(nèi)走來。
龍袍上繡著的九條金龍,在晨光的照耀下栩栩如生,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去。
他的步伐沉穩(wěn)而有力,年輕的面容上,沒有絲毫的緊張與不安。
當他緩緩坐在那張象征著至高無上權(quán)力的龍椅上時,一股君臨天下的氣場仿佛籠罩整個大殿。
所有原本還心懷各異的官員,在感受到這股氣場的瞬間,都不由自主地將頭埋得更低。
他們忽然意識到,這位新皇,恐怕遠非他們想象中那么簡單。
“眾卿,平身?!?/p>
林寒洲淡淡開口,聲音清朗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,清晰地傳到大殿的每一個角落。
“謝陛下!”
文武百官直起身來,卻無人敢抬頭直視龍椅上的那道身影。
按照慣例,新皇登基,接下來應(yīng)該是由禮部尚書宣讀先帝遺詔,然后進行一系列繁瑣的禮儀。
然而,林寒洲卻完全沒有按常理出牌。
他直接開口,省去了所有繁文縟節(jié),說出了第一句震驚全場的話。
“朕今日登基,欲頒布三條新政,告于天下?!?/p>
此話一出,滿朝文武皆是一愣。
新皇登基第一天,不先安撫人心,穩(wěn)固朝局。
而是直接就要推行新政?這也太……急了點吧?
不等他們反應(yīng)過來,林寒洲的聲音再次響起,如同平地驚雷,炸響在每一個人的耳邊。
“其一:自今日起,大隋天下所有土地,盡數(shù)收歸國有!”
“再由朝廷按人頭,統(tǒng)一重新分配于民,使耕者有其田?!?/p>
“凡侵占、私藏、倒賣土地者,一經(jīng)查實,滿門抄斬!”
轟——!
此言一出,整個太和殿瞬間炸開了鍋!
土地收歸國有?!
這是要掘所有世家門閥的根?。?/p>
大隋王朝,立國之本便是土地私有制,而最大的土地擁有者,便是那些盤根錯節(jié)的世家大族。
這一條政令,等同于向整個大隋的權(quán)貴階層宣戰(zhàn)!
“陛下,萬萬不可?。 ?/p>
一名須發(fā)皆白的老臣,顫顫巍巍地走出隊列,跪倒在地,聲淚俱下。
“土地乃立國之基石,祖宗之法不可變!此舉必將引起天下大亂,動搖國本?。≌埍菹氯?!”
“請陛下三思!”
立刻,又有數(shù)十名官員跟著跪倒在地,其中絕大多數(shù),都是出身世家門閥。
林寒洲坐在龍椅上,面無表情地看著下方跪倒的一片,并未理會。
他則是繼續(xù)用那冰冷的聲音,宣布第二條政令。
“其二:于全國各郡縣,廣開官學,無論貴賤,有教無類?!?/p>
“凡大隋子民,年滿七歲者,皆可免費入學,由朝廷承擔所有開銷!”
如果說第一條政令是掘了世家的根,那么這第二條,便是斷了他們的傳承。
千百年來,知識一直被壟斷在少數(shù)權(quán)貴階層手中。
他們通過控制教育,來控制人才的來源,從而保證自己的家族能長盛不衰地把持朝政。
而現(xiàn)在,新皇竟然要讓那些泥腿子和他們的子弟一起讀書?
這還了得?
“荒唐!簡直是荒唐!”
“圣人之學,豈能輕傳于賤民之耳?此舉有辱斯文,必將敗壞我大隋文風,請陛下收回成命!”
又有一名官員跳了出來,義憤填膺地吼道。
反對之聲,此起彼伏,整個大殿亂得像一個菜市場。
然而,林寒洲依舊不為所動,他那冰冷的目光掃過全場。
接著宣布第三條,也是最致命的一條政令。
“其三:改革科舉,從今日起,廢除舊制,不問門第,不限出身,唯才是舉!”
“考試內(nèi)容,由朕親自制定?!?/p>
這第三條新規(guī)一落下,終于讓整個朝堂徹底沸騰!
這每一條,都像一把尖刀,狠狠地插進了世家門閥的心臟。
這是要徹底斬斷他們通過科舉掌控官僚體系的最后一條路!
“陛下!臣反對!”
“臣附議!此舉乃是自毀長城!”
“祖宗之法,豈能說改就改?陛下初登大寶,切不可行此輕率之舉?。 ?/p>
反對的聲音,如潮水般洶涌而來。
這一次,站出來反對的,不僅僅是世家官員,甚至包括一些出身寒門,但思想保守的老臣。
他們認為,這位年輕的新皇,實在是太激進,太瘋狂了!
即便真要實行這種改革,也需要徐徐圖之,斷然不可如此急功近利。
整個太和殿,陷入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亂與嘩然之中。
龍椅之上,林寒洲冷漠地注視著下方群情激奮的百官,眼神深處,浮現(xiàn)一縷冰冷的殺機。
他要的,就是這個效果。
他要讓所有反對他的人,在今天,一次性地,全都跳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