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們…這是?”溫云清走過去,驚訝地問,“誰家的馬?怎么讓你們幾個放?”
三個小毛頭互相擠眉弄眼,嘿嘿直笑。
栓柱撓著頭,不好意思地說:“溫哥,俺們…俺們是頂著你的名頭借來的!”
原來這幾個皮猴子早就眼饞村里的大馬,可大人看得緊,碰都不讓碰。今天他們又去磨看馬棚的石大叔,正是那天接他們、和栓子一起的年輕后生石頭的爹。
石大叔本來板著臉不答應。
結(jié)果栓柱靈機一動,大聲說:“石大叔!是溫云清溫哥想看看馬!他救過俺們命呢!”石大叔一聽是溫云清,臉色立刻緩和了。他早就聽兒子石頭念叨過這個會修拖拉機、走路不累、還一人干掉大野豬救了仨娃的“神人”知青,再加上自家也分到了香噴噴的野豬肉,心里記著情呢。
猶豫了一下,石大叔就松口了:“行吧,牽一匹最溫順的棗紅馬去,就在山坡邊上溜達,不許跑遠!看好嘍!磕了碰了看我不扒了你們的皮!”這才有了眼前這一幕。
溫云清聽完:“……”
他哭笑不得地看著三個嬉皮笑臉的小家伙:“好好好,這么玩是吧?拿我當擋箭牌?”
小屁孩們哪聽懂他說的什么擋箭牌,但依稀知道是在說他們的行為不厚道,只是看著他嘻嘻地笑著。
“溫哥,你會騎馬不?”鐵蛋仰著小臉,充滿期待地問,“騎一下給俺們看看唄?”
溫云清確實不會騎馬,但融合了“空”的能力,哼哼,旅行者,區(qū)區(qū)騎馬算什么?
那刻在數(shù)據(jù)流里的騎術(shù)經(jīng)驗瞬間涌入腦海,直覺上就是可以。
他自信地點點頭:“試試看。”他走到棗紅馬身邊,安撫地摸了摸馬頸,動作自然而熟稔,棗紅馬溫順地打了個響鼻。
溫云清抓住馬鞍,腳踩馬鐙,一個干凈利落的翻身就穩(wěn)穩(wěn)坐在了馬背上,身姿挺拔,仿佛天生就該在馬背上馳騁。
“哇——!”孩子們爆發(fā)出熱烈的歡呼。
騎在馬上,溫云清心中一動,嘗試著調(diào)出了只有他能看到的“小地圖”。
在原神游戲中,小地圖是探索的核心輔助。
能夠清晰顯示地形輪廓、路徑、附近的資源點,包括礦物、植物、采集物、任務(wù)目標,甚至能標記出寶箱和敵人位置。
此刻在現(xiàn)實中,它化作了更實用的形態(tài):周圍的地形地貌清晰呈現(xiàn)在小地圖上;附近山坡上,幾處閃爍著微弱光芒的點被標記出來——一處是成片的婆婆丁,一處是幾株掛著紅果的野山楂樹,還有一處似乎埋著某種礦石,可能是鐵或煤?
溫云清眼睛一亮!
這簡直就是隨身攜帶的超級探測器!采集狂魔的靈魂瞬間燃燒起來!
前世的他玩原神就沉迷于跑圖、采礦、摘果子,把背包塞得滿滿當當才安心。
現(xiàn)在,有了這現(xiàn)實版小地圖和融合角色后強健的體魄,再加上他的游戲背包……下次出來,他非得把這山坡“肝”一遍不可!
他騎著馬小跑了一圈,動作流暢協(xié)調(diào),引得孩子們又是一陣驚嘆。下了馬,小家伙們圍上來嘰嘰喳喳:“溫哥太厲害了!”“像電影里的騎兵!”
溫云清笑著拍拍他們的頭:“好了,馬也騎了,該去完成今天的任務(wù)了吧?撿柴火去!任務(wù)完成了,我再帶你們騎一會兒?!?/p>
孩子們歡呼著去干活了,有了騎馬的誘惑,小孩子們干勁十足。
“報告,我們圓滿的完成了任務(wù)。”
拴柱他們跑到了溫云清的面前,舉了個不倫不類的手勢,期待的看著他。
“很好,同志們,接受獎勵吧。”
溫云清兌現(xiàn)承諾,輪流帶著三個興奮的小家伙在山坡上慢跑了幾圈,小孩子的歡笑聲灑滿了山坡,吸引了幾位路過村民善意的目光。
離開時,栓柱他死活要拉溫云清回家吃飯:“溫哥,去俺家吃!俺娘說一定要好好謝謝你!”
結(jié)算工分時,他還了馬,石大叔看著溫云清利落下馬的樣子,也豎了個大拇指,這些知青第一次騎馬可沒這樣好看,這小子,厲害。
溫云清被三個孩子前呼后擁地“押”著去了栓柱家。
栓柱家也是普通的土坯房,但收拾得干凈。他爹娘和爺爺奶奶都在,見到溫云清,那份熱情簡直要把屋頂掀翻!
拉著他的手不停道謝,夸他本事大、心腸好。飯桌上擺上了家里能拿出的最好的吃食:黃澄澄的玉米餅子,一大盆燉得爛糊的土豆豆角,還有一小碟珍貴的咸肉炒雞蛋。
溫云清性格本就開朗隨和,像個溫暖的小太陽,一頓飯下來,跟栓柱一家聊得熱火朝天,其樂融融,仿佛真成了一家人。
臨走時,栓柱娘硬是塞給他一小布袋剛炒好的葵花籽和幾個煮雞蛋,怎么推都推不掉。
回去的路上,那嬸子還站在門口看著他呢。
自打下鄉(xiāng)以來,憑借能力、性情和那么點運氣,在這片苦寒之地,他硬是過出了幾分如魚得水的舒坦勁兒。
然而,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,一件大事打破了知青點的安寧。
這天下午,溫云清正在山坡上“肝”資源——用小地圖指引,麻利地挖著幾株品相不錯的黃芪,忽然被一個氣喘吁吁跑來的村民叫?。骸靶赝?!快!快回村!出事啦!你們知青點那個…那個姓李的女娃,秀蘭!她…她不見了!”
溫云清心頭一緊,立刻跟著村民跑回村。大隊部里氣氛凝重,生產(chǎn)隊長李叔和他哥李支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。
王衛(wèi)東等知青也都在場,個個臉色焦急、神情凝重。
“怎么回事?”溫云清問。
“唉!”李隊長重重一跺腳,“今天安排李秀蘭同志跟著婦女隊去北溝那片林子邊上采點山貨,撿點柴火。晌午吃飯點名還在呢!結(jié)果下午收工集合,人沒了!找遍了附近也沒影兒!這可咋整??!”
他愁得直搓手。
支書李建國眉頭擰成了疙瘩,語氣沉重地拍著桌子:“知識青年響應號召到咱這廣闊天地來!那是信任我們!現(xiàn)在人沒了,活不見人死不見尸!這叫我們怎么向上級交代?怎么向黨和組織交代?!這是嚴重的失職!是政治問題!必須立刻、馬上給我把人找到!就是把山翻過來,也得找到!”
溫云清在這個世界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覺得有意思,這是典型的七十年代干部口吻,充滿了政治責任的壓力和焦慮。
天色已近黃昏,情況緊急。
村里立刻組織人手,孩子們?nèi)炕丶遥心軇拥那鄩涯?,包括知青們,分成幾組,帶上火把和簡易工具,分頭進山尋找!
溫云清和趙大鋼,還有一個熟悉附近地形的老知青張援朝分在了一組,負責搜索西北方向的一片老林子邊緣。
尋人的路上,沉默而壓抑。
林子里光線昏暗,風穿過樹梢發(fā)出嗚嗚的聲響。
為了緩解氣氛,也為了壯膽,老張忍不住又提起了那個傳聞:“小溫,大鋼,你們知道不?咱要找的這片地界,往里頭再走深點,有個地方…邪乎得很!老輩人都叫它‘鬼哭坳’!”
這話一說,引起了兩人的注意。
按道理,這話不能說,這是封建迷信,可是年輕人私底下對這樣的事情還有那么幾分好奇。
趙大鋼問:“什么是鬼哭坳?為什么這么叫?怎么個邪乎法?”
張援朝他壓低聲音,神秘兮兮地說:“聽說早些年啊,鬧胡子的時候,知道什么是胡子嗎?就是土匪。有一伙人在這坳子里被官兵圍了,全給剿了,一個沒留!從那以后,但凡陰雨天或者晚上,路過那附近的人,總能聽見坳子里傳來嗚嗚咽咽的哭聲,還有刀槍碰撞的聲音!邪門得很!還有人見過飄忽的白影子…所以啊,村里人輕易不往那深處走…”
這話一說出來,三人后背都感覺涼颼颼的,腳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,尤其是想到他們可能就要接近那個傳說中的“鬼哭坳”,更是心里發(fā)毛。
“老張,這…這節(jié)骨眼上,就別講這些了吧?再說了,哪有鬼,這是封建迷信,沒有啊沒有。”趙大鋼咽了口唾沫,聲音有點發(fā)緊。
溫云清也聽入了神,心里對趙大鋼說的話不是那么相信,要說啊,他也是信仰科學的,可是他都穿越了,有些事情也就不那么肯定。
他出聲說:“人命關(guān)天,顧不了那么多了。咱們小心點,加快速度找!”
三人硬著頭皮,加快腳步。林子越來越密,路也不好走。
眼看搜索范圍太大,張援朝提議:“這樣不行,太慢了。咱們仨稍微分開點,別離太遠,彼此能喊應,擴大搜索范圍!找到線索或者不對勁就喊!”
“行!”溫云清和趙大鋼同意。
溫云清獨自一人朝著一個方向搜索。
沒走多遠,他眼前的小地圖邊緣,突然清晰地顯示出一個山洞的標記!位置就在前方幾十米處的一個陡坡下面。
他立刻朝那邊趕去。
到了近前,只見陡坡中段,幾塊巨大的風化巖石交錯堆疊,在石縫底部,赫然有一個黑黢黢的洞口!洞口不大,被茂密的灌木遮掩著,十分隱蔽。
地勢很險,洞口距離上面能站人的地方有將近三米高,而且?guī)r壁陡峭濕滑,普通人沒有繩索工具,根本下不去。
但這難不倒溫云清!融合了旅行者能力,攀爬巖壁幾乎是本能!
他手腳并用,動作敏捷得像是黏在了巖壁上,很快就滑落到了洞口。
體力條?在現(xiàn)實里,只要他體力充沛,動作就能保持流暢精準!
洞內(nèi)光線極暗,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泥土和腐葉氣味。溫云清適應了一下光線,立刻看到洞底蜷縮著一個人影!
正是失蹤的李秀蘭!她身邊散落著一個破背簍,里面裝著些剛采的蘑菇和榛子,還有一把小鋤頭。
溫云清心中一緊,立刻沖過去,顧不上看散落的東西,第一時間探她的鼻息和頸動脈。
“還有氣!”他松了口氣,但人處于昏迷狀態(tài),額頭有一塊明顯的擦傷和凝固的血跡,臉色蒼白。
就在這時,一陣微弱但清晰的氣流拂過溫云清的臉頰。他敏銳地察覺到有風!
順著風向看去,洞的深處似乎還有空間,黑乎乎的看不清。
他心里記下這個發(fā)現(xiàn),但現(xiàn)在救人要緊!
“趙大哥!張大哥!找到了!在這里!有山洞!”
溫云清上去后,放聲喊著,聲音在林間回蕩。
很快,趙大鋼和老張焦急的聲音和腳步聲由遠及近:“在哪?小溫?人怎么樣?”
“在下面洞里!人還活著!昏迷了!需要繩子拉上去!”
兩人探頭看到險峻的地勢和洞底的李秀蘭,又是驚喜又是發(fā)愁。
張援朝經(jīng)驗豐富,立刻說:“快!砍點結(jié)實的樹藤!擰成繩子!”
三人合力,很快就用樹藤擰成了一條簡易但結(jié)實的繩索。繩子放下去,難題來了:誰下去把李秀蘭固定好拉上來?
“這…”趙大鋼和老張對視一眼,都面露難色。
七十年代,男女大防的觀念還很重,尤其李秀蘭是個年輕姑娘,昏迷不醒。兩個大男人下去給她綁繩子,貼身接觸,傳出去好說不好聽,對姑娘名聲不好,還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糾紛。
張援朝急中生智,一指溫云清:“小溫!你去!你年紀最小,才十四,還算不得正經(jīng)男人!大家不會說閑話!救人要緊!”
趙大鋼也連忙點頭:“對對對!小溫你去最合適!”
溫云清:“……”
他看著兩人一臉“這是為你好也為她好”的鄭重表情,簡直無語。
但情況緊急,也顧不上爭辯了?!靶邪桑 彼J命地抓住藤繩,熟練地滑了下去。
在趙大鋼和老張的指導下,溫云清小心翼翼地將藤繩在李秀蘭腋下和腰間繞了幾圈,打了個牢固的結(jié)。
然后他在下面托著,上面兩人一起用力,把昏迷的李秀蘭拉了上去。溫云清隨后也爬了上來。
“頭上流血了!得趕緊送回去!”
老張檢查了一下李秀蘭的傷勢。三人不敢耽擱,這個時候不敢再說什么男女大防了,總不能讓半大小子帶人吧。
趙大鋼背起李秀蘭,溫云清和老張拿著散落的背簍和工具,深一腳淺一腳地快速往村里趕。
剛走到村口,就有眼尖的村民看到了,立刻激動地大喊起來:“找到了!找到了!人找著了!是知青點的小溫他們找到的!”
“快!人受傷了!找赤腳醫(yī)生!”
呼喊聲此起彼伏。
消息像風一樣傳開,其他搜索隊伍也陸續(xù)返回。受傷昏迷的李秀蘭被緊急送往村里的衛(wèi)生所,其實就是赤腳醫(yī)生家。
溫云清、趙大鋼和老張三人累得夠嗆,先回了知青點休息。
晚上,支書李建國、隊長李鐵柱帶著會計,親自來到了知青點。
點名要找他們?nèi)齻€,其他知青們還有幾個附近的村民也都圍了過來,看看是什么事。
支書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笑容,一進門就緊緊握住了溫云清三人的手,用力搖晃:“溫云清同志!趙大鋼同志!張援朝同志!我代表大咯了村黨支部和全體社員,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!”
他的聲音洪亮,充滿了七十年代特有的政治熱情和鄉(xiāng)土干部的樸實,“你們不畏艱險,深入險境,成功找到了失蹤的李秀蘭同志!這不僅挽救了一個知識青年的生命,更是保護了國家寶貴的知識青年資源!避免了重大的政治事故!你們的行為,充分體現(xiàn)了‘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’的革命精神!是值得全體社員和知青同志們學習的榜樣!”
李隊長也激動地說:“是??!多虧了你們!特別是小溫,又是你第一個發(fā)現(xiàn)!好樣的!”
接著,會計拿出了準備好的獎勵:
每人獎勵工分五十個!,單單這個,就讓人羨慕了,這相當于好幾天的勞動量呢。
每人獎勵肉票一斤!這可是好東西。、
獎勵溫云清同志新毛巾一條,趙大鋼和張援朝同志各新襪子一雙!
支書還特別強調(diào):“你們的事跡,我們會上報公社,為你們請功!”
溫云清三人連忙站起來,挺直腰板回應:
“謝謝支書!謝謝隊長!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!保護知青戰(zhàn)友的安全,是我們共同的責任!”
“對!‘為人民服務(wù)’!找到同志,我們心里也踏實了!”
“在黨和毛主席的教導下,遇到困難挺身而出,這是革命青年的本分!”
送走了千恩萬謝的村干部,知青點里再次對溫云清三人報以熱烈的掌聲。
溫云清看著手里的肉票,感受到同伴們敬佩的目光,心里開心極了,對于剛剛自己說的話,他感到太有意思了,極為符合這個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