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王囧被殺之后,朝廷任命長沙王司馬乂為太尉、都督中外諸軍事。然后就到了太安二年,也就是303年五月,新野王歆鎮(zhèn)守的荊州出事了,義陽的少數民族張昌起義了,他讓丘沉為君主,丘沉改姓為劉,偽稱國號為漢,定年號為神鳳。
新野王歆上表請求救援,并請求出兵攻打張昌,朝廷任命屯騎校尉劉喬為豫州刺史,任命寧朔將軍、沛國人劉弘為荊州刺史。又下詔命令河間王颙派遣雍州刺史劉沈率領一萬名州兵,同時征調征西府的五千人,從藍田關出兵討伐張昌。
這個時候河間王颙拒不奉召,我們上一章說到,河間王颙聯合長沙王乂、成都王穎討伐齊王囧,等到長沙王乂在洛陽帝都攻殺掉齊王囧之后,脫離了河間王颙和李含的預期發(fā)展,河間王颙和成都王穎都沒有來洛陽,還是都在各自的藩邸。雖然說成都王穎在鄴城遙控指揮朝政,時間長了也忌憚長沙王乂在洛陽帝都,猶嫌不夠專政。
晉朝朝堂的長沙王乂所在的洛陽朝廷,在這個時候其實就已經名存實亡,面臨崩潰了,皇權威嚴面臨著嚴重的挑戰(zhàn)。劉沈倒是聽話親自率領州兵到達藍田,但是被河間王颙強行奪走了他的部隊。因為以前新野王歆依附于齊王囧,齊王囧被殺之后,歆就投靠了成都王穎。當初李含鼓動河間王颙起兵的時候,認為齊王冏一定會殺掉長沙王乂,沒想到齊王被長沙王乂反殺了。本來想著擁立成都王穎,然后河間王颙為丞相,掌握朝廷大權,現在反而事與愿違。成都王穎也自恃功勞,變得驕縱奢侈,各種政務松弛荒廢,比司馬冏主政時更為嚴重。他還嫌司馬乂在朝廷內,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,就想把長沙王乂除掉。現在中央的長沙王乂和成都王穎互相猜疑,便不許新野王歆隨便出兵。
中央朝廷還在扯皮,張昌的叛軍竟然攻州破縣,勢不可擋。南陽太守劉彬、平南將軍羊伊、鎮(zhèn)南大將軍、新野王司馬歆一同遇害了。
如果說以前晉朝廷宗室諸王的內亂,互相攻伐只停留在中央層面,爭權奪利也僅僅存在于帝都周邊,殺的也多是一些門閥士族,對帝國周邊的征、鎮(zhèn)等影響不大,對底層的老百姓影響也沒有多大,老百姓忍一忍還能過的去。但現在河間王颙公然拒不奉召,成都王穎在鄴城遙控朝政,西晉帝國的朝廷已是面臨風雨飄搖、分崩離析的前夜了。
李含這個人出身寒門,是隴西狄道人,安定的皇甫摘家中豪族,想與李含結交,李含拒絕了他,兩個人就此結下了仇怨。當時皇甫摘擔任司馬乂的參軍,皇甫摘的哥哥皇甫重擔任秦州刺史,李含勸說司馬颙說:皇甫摘受到司馬乂的信任,皇甫重終究不會為我們所用,應該盡早除掉他們。我們可以上表朝廷將皇甫重調任朝廷內的官職,趁他路過長安的時候將他逮捕。
皇甫重得知這一消息后,將揭露李含陰謀的檄文送達尚書省,調發(fā)隴上的軍隊來討伐李含。當時長沙王乂以為朝廷剛剛休兵,不宜在擅動干戈,便命令皇甫重息兵回家,征召李含擔任河南尹,把他們兩個分開,別在一個單位內任職了。
河間王颙和李含一商量,便讓李含聽從了朝廷的調任,而皇甫重卻拒不奉召。以前是親王不奉召,現在已經發(fā)展到郡刺史拒不奉召了,西晉朝廷的威嚴在這個時候已經大打折扣了,就是西晉朝廷的詔令也快成廢紙一張了。河間王颙便以皇甫重拒不奉召為由派遣金城太守游楷、隴西太守韓稚等人聯合四個郡的兵力攻打皇甫重。
而河間王颙讓李含答應朝廷的征召是有目的的,河間王颙讓河南尹李含秘密的聯絡中書令卞粹、侍中馮蓀等人組成了一個陰謀小團體,這個小團體的目標就是除掉長沙王乂,結果卻不小心暴露了。在303年秋七月皇甫摘不知道怎么知道這個陰謀小團體了,就偷摸的把這件事告訴了司馬乂,并說這些都是李含的陰謀,司馬就逮捕了李含、馮蓀、卞粹,然后殺了他們。
河間王颙一看李含被長沙王殺死了,就知道陰謀搞成了陽謀,河間王司馬颙便要起兵征討長沙王司馬乂。但是這個時候成都王穎上表請求攻打張昌,想為自己積累更大的功勛,然而這個時候張昌已經被荊州刺史劉弘和其部下陶侃攻殺了。于是成都王穎轉過頭來就想和河間王颙一起攻打長沙王乂。盧志就勸他說:“您之前立下大功,卻主動放棄權力、辭讓恩寵,當時的聲望很好了?,F在您應該把軍隊駐扎在關外,穿著文官服飾入朝,避免再次作戰(zhàn),這是成就霸業(yè)的做法?!眳④娢嚎と松劾m(xù)說:“人有兄弟就像有左右手一樣,您和長沙王乂可是親兄弟,明公您想要抵擋天下的敵人,卻先砍去自己的一只手,這怎么可以呢?”
咱也不知道成都王穎到底是怎么想的,怎么勸都不聽。晉惠帝任命長沙王乂為大都督,率領軍隊抵御河間王颙和成都王穎。就在同年八月,河間王颙、成都王穎共同上表稱司馬乂評定功勞不公平,與右仆射羊玄之、左將軍皇甫摘專擅朝政,殺害忠良,請求誅殺羊玄之、皇甫摘,遣送司馬乂回封國?;莸巯略t書對河間王颙說你要是敢來,我就親自率軍干掉你。估計這詔書不是惠帝和朝中大臣所寫,應該就是長沙王乂這樣的愣頭青所寫,長沙王乂今年才28歲,正是血氣方剛和無所顧忌的年齡。
河間王颙也不裝了直接任命張方為都督,率領七萬精兵,從函谷關向東進發(fā),直奔洛陽。司馬穎率領軍隊駐扎在朝歌,任命平原內史陸機為前將軍、前鋒都督,統領北中郎將王粹、冠軍將軍牽秀、中護軍石超等部共計二十余萬兵馬,向南進發(fā)指向洛陽。河間王颙的七萬精兵是關中精銳軍事力量,成都王穎的二十萬兵馬是河北的精銳軍事力量,現在全部拿來進攻洛陽帝都長沙王乂的中央禁軍精銳軍事力量,整個晉朝能有多少軍隊呢,晉朝的精銳軍事力量在這種內耗中損失殆盡,沒過幾年匈奴人劉聰攻陷洛陽、長安,晉朝廷已經拿不出像樣的精銳軍事力量來抵抗了,結果就造成了永嘉之亂,導致大量漢族人南遷,北方就進入了五胡亂華的階段,在這里我們就不做進一步表述了。
如果說以前從楊駿開始算起晉朝廷內亂一直到長沙王乂誅殺齊王囧,大家都還一直帶著惠帝這個橡皮圖章,不管到哪里都好使。楚王瑋之亂的時候,賈后只用了騶虞幡,只用了一面象征的皇權的旗幟就退卻了萬兵?,F在呢,河間王颙和成都王穎竟然公然進攻惠帝,西晉朝廷的皇權現在已蕩然無存。
同年八月乙丑日,晉惠帝前往十三里橋,太尉司馬乂派皇甫摘率領一萬多人在宜陽抵御張方。己巳日,晉惠帝率領軍隊回到宣武場。庚午日,晉惠帝在石樓留宿。九月丁丑日,軍隊駐扎在河橋。壬子日,張方襲擊皇甫摘,打敗了他。甲申日,皇帝在芒山駐軍。丁亥日,皇帝駕臨偃師。辛卯日,晉惠帝在豆田駐扎。大將軍司馬穎進軍駐扎在河南,憑借清水構筑防御營壘。癸巳日,羊玄之因憂慮恐懼而去世。晉惠帝將軍隊調回城東駐扎。丙申日,晉惠帝前往緱氏,攻打牽秀,將其擊退。張方攻西明門進入京城,大肆搶掠,死亡的人數以萬計。石超又率軍逼近緱氏。冬季十月壬寅日,晉惠帝回到宮中,石超火燒緱氏,把惠帝的車馬服飾都給燒了。丁未日,在東陽門外打敗了進攻到此處的牽秀、范陽王虓的軍隊(此時隸屬于成都王穎麾下)。成都王穎便派遣將軍馬咸去援助陸機作戰(zhàn)。戊申日,太尉司馬乂尊奉皇帝與陸機在建春門交戰(zhàn),長沙王乂的軍司馬王瑚派數千騎兵把戟系在馬身上,以此沖擊馬咸的軍陣,馬咸的軍隊大亂,王瑚抓住馬咸并斬殺了他。陸機的軍隊因此大敗,士兵們紛紛逃向七里澗,死去的人堆積如山,把澗水都堵住了,水流因此都不流動了。中央朝廷的禁軍取得對成都王穎的作戰(zhàn)勝利,斬殺了成都王穎的大將賈崇等十六人,石超逃走了。
打完了成都王穎的兵馬,太尉司馬乂又尊奉晉惠帝攻打城內的張方,張方的士兵看到晉惠帝的車駕,本來想稍稍退卻,但退卻以后張方不能夠禁止士兵,因此張方又被長沙王乂打敗,死了五千多人。張方于是就繼續(xù)退兵駐扎在十三里橋,張方的部眾這個時候就很驚恐,想趁夜逃走。張方說:勝負是兵家常事,善于用兵的人能轉敗為勝。現在我們再向前修筑營壘,出其不意,這是一條奇妙的計策。
于是張方在夜里秘密命令部隊前進,逼近到離洛陽城七里的地方,修筑了好幾層營壘,從外面運來倉庫中的糧食來補充軍糧。司馬乂戰(zhàn)勝之后,認為張方不值得擔憂,忽然又聽說張方的堡壘已經建成,十一月,便率領軍隊前去攻打,結果卻沒有取得勝利。緱氏縣這個地方現在是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(qū)下面的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了,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,地位逐漸下降?;蕶酂o威,晉惠帝也只能跟著顛沛流離了。但今天的顛沛也只是惠帝人生中的開始,以后的日子惠帝更加不好過了。
雖然長沙王乂前后多次擊敗司馬穎的軍隊,斬殺和俘虜了六七萬人。但是《晉書》記載連年大旱,莊稼歉收,義陽張昌作戰(zhàn)部隊里面就已經有大量的挨餓的流民參與了。洛陽帝都外戚氏族多、門閥士族多、宗室親王多、禁軍士兵多,特別需要地方供賦。然而三王混戰(zhàn)一開始,供賦的道路就中斷了,巴蜀地區(qū)現在李流正在和益州刺史羅尚交戰(zhàn),無暇供賦。南邊的荊州剛剛結束對張昌的作戰(zhàn),還死了一位親王,新野王歆戰(zhàn)死。北邊都督幽州諸軍事的王浚中斷了與中央的道路,無法供賦。作戰(zhàn)的時間久了,洛陽城中發(fā)生了嚴重的饑荒。雖然將士們都很疲憊困乏,但大家齊心,都愿意獻出生命。但更多的影響是很多門閥士族已經不想再卷入這樣的是非中了,很多的老百姓也不想無謂的獻出自己的生命。
就像成都王穎重用的陸機,就是東吳的士家大族。我們前面介紹過陸機、陸云兄弟兩個的爺爺是陸遜,父親是陸抗,因為西晉統一吳國,征召了許多前吳國的大家族前來西晉朝廷任職。本來從東漢末年打了幾十年,大家對全國的統一認同感還是很強的,沒想到司馬家族的血親們又來了混戰(zhàn),再加上很多很多的人就這樣無謂的死在了混戰(zhàn)當中。
陸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成都王穎重用陸機,讓他為前將軍、前鋒都督,統帥軍隊進攻長沙王乂。但其部下多為北人,嬖人孟玖更是因為自己的父親不得授邯鄲縣令而討厭陸機,自己的兄弟孟超這次又死于混戰(zhàn)陣前,而多次在成都王穎面前構陷陸機。將軍牽秀也素諂媚于孟玖,成都王穎的將軍王闡、郝昌,帳下督陽平公師藩也都是孟玖所舉薦任用的,他們一起作偽證誣陷陸機謀反。最終成都王穎殺了陸機,又逮捕了陸機的弟弟清河內史陸云、平東祭酒陸耽以及孫拯,將他們全都關進了監(jiān)獄,最終也全殺了他們。
當時朝廷中的大臣們商議,司馬乂、司馬穎親兄弟之間的事情,可以通過言辭勸說得以化解,于是派中書令王衍代理太尉之職,光祿勛石陋代理司徒之職,讓他們去勸說司馬穎與司馬乂以陜地為界分別治理,但是成都王穎不聽從。長沙王乂還專門給成都王穎寫了信,陳說利害。成都王穎回信說斬殺皇甫摘等人的首級,就帶領軍隊返回鄴城。長沙王乂也不同意,那兄弟兩個沒談攏,怎么辦,那就開始打唄!
雖然說長沙王乂在戰(zhàn)術上取得了一些勝利,但仍然阻擋不住司馬穎進軍逼近京城。進攻張方失利后,張方又掘開千金堨,水碓里的水都干涸了,導致城里利用水力舂米的機械全部因缺水而停止運轉了。沒有辦法朝廷只能征發(fā)王公的奴婢用手舂米來供給軍隊,又征召城內十三歲以上,官員一品以下的都來服勞役。又征發(fā)奴仆去援助軍隊,號稱四部司馬。國家和私人都窮困窘迫,一石米價值一萬錢,晉惠帝現在的詔令所能到達之處,只有一座洛陽城池而已。三王混戰(zhàn)打掉的就是西晉皇室尊嚴,打掉了西晉的國運。
這就是讓無謂的人掌握權力的惡果,無謂的人打了無謂的仗,給國家造成了無謂的損耗。在這個時候我們熟悉的范陽人祖逖,他這個時候是驃騎主簿,他給長沙王乂說:“劉沈忠誠正義、果敢堅毅,雍州的兵力足以制服河間王司馬颙,應當啟奏皇上發(fā)詔書給劉沈,讓他發(fā)兵襲擊司馬颙。河間王窘迫危急時,一定會召回張方來解救自己?!?/p>
劉沈奉詔向轄境四方迅速傳遞檄文,各郡大多起兵響應他,他集合起七個郡的兵力共一萬多人,直奔長安。長沙王乂又派皇甫摘秘密出行,攜帶晉惠帝的手詔,命令游楷等人停止軍事行動,敕令皇甫重進軍討伐司馬颙。皇甫摘走到新平,遇到他的堂外甥,《晉書》中也沒有記載他堂外甥的名字,他的堂外甥不知道什么原因,向來憎惡皇甫摘,就把他的行蹤告訴了司馬颙,司馬颙逮捕了皇甫摘并將他殺害。
仗打到這個份上,其實大家都沒有了信心,張方都想著返回長安了,雙方都不想打了。沒想到的是中央朝廷先掉鏈子了,東海王司馬越認為總是這樣打來打去,怕是打不過成都王穎和河間王颙,仗打到什么時候是個頭,加上城內乏糧,宮殿中的眾將領以及三部司馬由于作戰(zhàn)和防守而疲憊不堪,也不想再打了,再加上又過了年,便奉司馬越為主,秘密地和左衛(wèi)將軍朱默聯合。
他們合謀于304年正月癸亥(正月二十五日)到司馬乂的住處抓住了他。第二天甲子,司馬越啟奏皇帝,晉惠帝下詔免去司馬乂的官職,并把他也送到了金墉城。有晉以來,凡政變失敗者,都送到金墉城。關押長沙王乂之后,雙方士兵暫時休戰(zhàn),洛陽城門打開,城中將官士兵一看城外的士兵也快不行了,便后悔了,長沙王乂的部分將士便想著再金墉城劫出長沙王乂,勒兵再戰(zhàn)。
長沙王乂出來肯定會殺掉東海王越,東海王越害怕了,便想殺掉長沙王乂。東海王越的親信黃門郎潘滔勸說東海王越你不用自己動手,把關押長沙王乂在金墉城的消息告訴張方即可。于是東海王越便派人秘密告知張方,說長沙王乂已經被我們抓住,廢黜在了金墉城。
丙寅日(正月二十七)張方派部將郅輔帶兵三千從金墉城將司馬乂帶走,到了軍營,張方對長沙王乂的恨意如此之大,竟然活活的用火刑將長沙王乂燒死,這估計是死的最慘的一位親王。長沙王乂就這樣死掉了,時年才二十八歲,多好的年紀!將要在城東出殯,其屬官無人敢前往,原來的屬吏劉佑獨自送他,徒步扶著喪車,悲號之聲斷絕,哀痛之感令路人動容?;蛟S這就是身為司馬家族人的最終歸宿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