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歷1919年,8月28。
處暑剛過四日,杭城的暑氣卻仍然嚴重,城邊那排歪斜的木板房里,胡大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時,褲腳還沾著運河邊帶回來的潮氣。
他住的這間小屋實在算不得體面,墻根爬滿暗綠色的苔蘚,屋頂?shù)耐咂绷私?,露出底下發(fā)黃的茅草,不過哪怕位置再偏,也是城中,比農(nóng)村要強上不知道多少。
他走進廚房,開始忙碌起來。
“今天是你生日,老爹特意去外面給你買了五花肉吃,你瞧瞧?!?/p>
胡大抹了兩下圍裙,端上剛剛做好的紅燒肉,再加上桌子上有的清炒小菜和蛋炒飯,散發(fā)出來的香味讓人口舌大開。
胡文??吹阶约焊赣H精心準備的菜肴,卻提不起多少興趣,有話想要說,卻不知該如何開口。
胡大看到自己兒子欲言又止的樣子,莫不是這頓飯做差了?他這兒子,自小聰明懂事,因為工作自己常年不在家陪伴不得,今天是兒子的生日,若是因為菜肴做錯了,壞了胃口,那就千該萬死了。
他拿筷子嘗了嘗菜湯,將心放了下來。
不是菜,就是別的事了。
胡大問道:“兒子,怎么了?是想要什么玩具嗎?”
身為秦公館的廚子,在這個衣不果腹的年代,收入已經(jīng)算得上是中產(chǎn),每月七塊大洋不說,逢年過節(jié)都有賞錢,主家每日大魚大肉,剩余的邊角料都便宜了他們這些下人。
毫不夸張的說,他每月能攢下五六塊大洋,足夠?qū)こH思疫^上充足的生活。
給自己兒子買個什么小玩具,自是不在話下。
只是奇怪,自己孩子從小就不愛什么玩具,這是終于有了小孩子樣了?
不知道為什么,想到兒子要玩具,他的心還不禁開心的跳動了兩下。
胡文海爬到了椅子上面,斬釘截鐵的說道:“爹,我想上學!”
別的事他可以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,但是上學這個事......
自己家三代廚師,不愁吃不愁穿,靠著手藝還攢下了城里一套邊上的小房,所謂荒年餓不著廚子,自己兒子完全可以跟著他邊做邊學,過個幾年就能出師,自己在從外面托個關(guān)系,加上自己的收入,每月二十多大洋。
這份收入足以讓人眼紅。
不提如今這個年景,未來是否還要打仗。
就是不打了,自己兒子雖然聰慧,但是這字......寫得和狗爬的也沒啥區(qū)別。
連他小時候的鬼畫符都比不了,如何讀書?
讀書可不便宜,不說書本費用、服裝開支,也不提每年過節(jié)要給老師送的禮品,光是學費一學期就要兩個大洋,每年要四塊。
零零總總加在一起,光是小學,每年就得支出去十塊。
到了初中得二十,高中得四十,大學,那就得一二百大洋。
這哪是他們這般人家承擔得起的......
若是按部就班,未來怎么也有個好發(fā)展,可是一旦讀書,打水漂了怎么辦?
更何況胡文海自小就在廚藝上面展現(xiàn)出了驚人的天賦,別看他如今人小,連鐵鍋都舉不起來,但是調(diào)味的水平,尋常人家都比不得,再過個幾年就會超過他,等到成年以后,廚藝水平到達什么級別,他想都不敢想。
有著這樣的未來,何必去讀書?
“兒子,要不......”
看到自己父親的樣子,胡文海就知道他在猶豫。
當即說道:“爹,若是不讀書,咱們家世世代代都是廚子,你當了一輩子廚子,難道我也要當一輩子廚子?你孫子也當一輩子廚子不成?”
看到胡大有些猶豫不決,當即趁熱打火。
“我就上個初小,若是學的好,就繼續(xù)念下去,若是沒有學習的天賦,也好早點斷了念想,跟著你去學廚,你看如何?”
胡大聽到如此,也只好點頭。
“以你的天賦,若是不學廚,就可惜了,不過你這么說,老爹也不能不支持,趕明,不,下午我就出去給你找學校?!?/p>
最大的心頭病解決之后,胡文海也露出笑意,和父親吃起飯來。
胡文海一直要求自己讀書的原因在于,他是個穿越者,但是因為金手指,導致自己的技能庫全都清零了。
比如說自己原先是個撲街寫手,如果說寫作等級有十級的話,自己的等級怎么也有個四五級。
然后因為金手指,自己的寫作等級是零。
要重新開始練級。
唯一的好處是,自己天賦全都打通,本來自己的上限也許是6級,但是可以練到10級,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境界。
而自己的面板屬性如下。
【宿主:胡文?!?/p>
【廚藝:3級】
【國文:2級】
【數(shù)學:2級】
【寫作:2級】
【武術(shù):2級】
【繪畫:1級】
【書法:0級】
這就要涉及另一個機制了。
那就是被人教學,經(jīng)驗提升的特別快,所以胡文海的廚藝等級是最高的,這也是為什么他死活都要去上學的原因。
自己一個人看書,等級上不去?。?/p>
如今的他,知道后世各種書籍的情節(jié),但是沒有過目不忘,也就無法復刻出來,只有等到筆力達到一定程度,才能利用前世的文章,來為此牟利。
胡文華吃著父親做的紅燒肉。
真香。
這等級,怎么也有個5級水平。
若是水平不高,胡大也沒機會留在秦公館,做二廚。
這水平放到后世,大酒樓五星酒店差了點水平,但是開個小餐廳絕對沒問題。
“爹,你這紅燒肉做的真好吃?!?/p>
胡大開心的咧嘴笑了起來。
“好吃吧,好吃你就多吃一點?!?/p>
他夾了口青菜,心里盤算著,學習這個事最難得,還是看孩子愿不愿意學。
自己家總不能祖祖輩輩都當廚子,哪怕當上御廚,那也是個伺候人的活,如今自己兒子聰慧,又肯讀書,若是三分鐘熱度,那也就算了,如今看兒子是真有志氣,那么就算砸鍋賣鐵,也得讓他把這個書讀下去!
不過是苦一苦自己罷了。
為了子孫后代,不苦!
(民國時期,國立大學一年學費四十,私立學校一年上百,教會學校一年兩百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