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還是后來在她和周陌辰的婚禮上,她爸媽跟周陌辰外公對話中,許蘇才知道這件事。
上輩子知道的那一刻,許蘇才徹底確定了她爸媽賣女求榮的事,
她聯(lián)想到許衛(wèi)平當搬運工十幾年都沒有升職,
結(jié)果在她高中時期卻直接成為了紡織廠的車間主任。
如果不是和周陌辰相見的時期的確是在搬入福利房后,
許蘇都要懷疑他們家分到的房子也是周陌辰暗中安排的,故意住在許家對面,
故意早晚接送她上學,而陳淑蘭許衛(wèi)平兩個人樂見其成。更陰暗點想,
有沒有可能在外婆偏癱住院生活不能自理時,他們故意說沒錢救治,好讓自己去求周陌辰?
想到前世,許蘇眼眶有些發(fā)紅,她垂下眼睛悶頭吃飯,不讓情緒外露。
接下來的幾天,許蘇每天中午給許衛(wèi)平送飯,
紡織廠的職工們打趣許衛(wèi)平長的五大三粗的樣,結(jié)果生了個賽貂蟬的閨女。這天,
許蘇穿了件嫩黃色的過膝連衣裙,手里端了個鋁飯盒,站在樹蔭下,照舊來給許父送飯。
許衛(wèi)平的同事這些天都見過她,大聲的沖里頭將他喊出來,“你真有福氣,
女兒天天頂著大太陽給你送飯,也不知道讓她給打把傘,小姑娘曬黑了可不好看。
”“哎,學生要那么好看做什么,好好讀書才是要緊?!痹S衛(wèi)平笑呵呵的打發(fā)了同事,
接過女兒帶來的飯盒。中午陳淑蘭做了紅燒排骨,炒油麥菜,涼拌茄子,
她心疼男人這幾天辛苦,特意剁了兩斤排骨燒來吃。許蘇就站在一邊等他吃完,
好將飯盒帶回去洗了。同一時刻,許家父女倆右手邊一棟辦公樓二層。
李金祥在文件上落下最后一筆,揉了揉眉心,喊了幾遍站在窗前的青年,
對方都充耳不聞。他疑惑的起身走了過去,拍了拍青年的肩膀,“看什么呢,
看得這么出神?!敝苣俺?jīng)]有收回視線,側(cè)臉看不出什么神情,只是問:“外公,
你們廠里還招暑假工嗎?”李金祥順著他的眼神看過去,樓下的樹蔭下,
短頭發(fā)的小姑娘拿了把掃把和鏟子,將穿著職工制服男人吐出的骨頭仔細掃干凈。
他眉頭一皺:“紡織廠不收暑假工,這應(yīng)該是哪個職工家屬來送飯的,
這不是要給你騰地方嗎,老廠區(qū)這幾天加班加點的干呢,員工們都不回去吃飯。
”“你看的這么出神,是不是餓了?”李金祥看了幾眼,除了那小姑娘怪好看外,
沒看出什么不對勁,“走吧,外公帶你去吃飯,這都十二點了。”周陌辰?jīng)]動,
直到視線里的黃色身影拿起飯盒越走越遠。李金祥見他這副樣子,心里有些發(fā)驚,
“你這么看著人家做什么?這姑娘看上去才十六七歲,你不是動什么心思了吧?
”說完又否決了自己的說法,“這不能,你媽前兩個月還跟你外婆打電話,
說你大學四年,身邊連個母蒼蠅都沒,還擔心你可能喜歡男的。
”外孫雖然沒在昌高官大,跟他們不熟悉,但是通過女兒的電話還是有些了解的。
記事起便優(yōu)秀、自主,從高中開始學習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,大學畢業(yè)個人身家已經(jīng)極為豐厚,
對于感情方面,按照女兒的說法,用眼高如頂四個字形容都不為過。周陌辰轉(zhuǎn)身,
眸色有些清冷,他沖著自己外公笑了笑,“沒這回事,走吧,咱們先去吃飯,再聊聊正事。
”許蘇手里拿著飯盒,走在回家的路上,停在路邊等著過馬路,一輛黑色路虎駛過,
沒什么車的寬闊大道上,行駛速度還挺慢。過完馬路后她才有些后知后覺,
周陌辰零五年在昌省的座駕好像就是路虎,也是黑色的,那輛車接送她上下學兩年多,
許蘇還是印象深刻的。隨即,她又有些笑自己多心,昌市這么大,
開路虎的沒有一千都有八百,她是過于緊張了。按時間推算,那人現(xiàn)在二十一歲,
此時剛剛大學畢業(yè),他這時候應(yīng)該是在京城,畢竟這個老廠區(qū)現(xiàn)在還沒聽說被賣了。
她記得是明年,老紡織廠的廠區(qū)加上這個工業(yè)區(qū)附近的那些廠子,
包括這些廠的宿舍樓都會被那人收購。這一大片的地皮用來建了一座時代中心廣場,
三年后,許蘇高中畢業(yè),這里才勉強初見模型,等到十年后,
這個廣場會成為昌市標桿式的建筑,整個城市最繁華的地段,
連帶著許家分到的那套福利房價格都水漲船高。這么大的項目,
也只是他事業(yè)版圖上微不足道的一塊。
~~~~~~~~~~~~~~~~~日子一晃兒到了八月十日。
睡了幾天沙發(fā),許蘇也睡的有點習慣了,一覺睡到早上六點起床,
等她將一切收拾妥當許衛(wèi)平兩口子才起床。今天是陳淑蘭陪她去報道,紡織廠忙的很,
許衛(wèi)平走不開。等吃完早飯,陳淑蘭交代了兒子幾句,
母女倆提著準備好的東西就出了門。工業(yè)區(qū)這邊離市一中不遠,有直達的公交車,
走出巷口再走個一百米左右就是公交站臺。2005年,
私家車還沒有十幾年后那么普及,是以此刻在站臺等車的除了許蘇外,
還有三個看上去就是送高中新生去報道的家庭,就是不知道是去哪所學校的。
陳淑蘭不認識人家,也沒有打招呼的想法,她指著站牌對許蘇說:“蘇蘇,
你記著咱們這去你們學校的公交車是528路,每輛車的車前頭都有寫,
剛開始你先坐公交車上下學,等過些時間熟悉了路線再騎家里自行車去學校,
這樣不用等車也方便?!痹S蘇點頭,這條路她走了整整三年,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,
老工業(yè)區(qū)到市一中騎自行車需要半小時,而坐公交車的話十分鐘左右就夠了,的確近。
陳淑蘭說是先坐公交車上學,實際上她還不知道高中生六點半就要到學校開始早讀,
意味著走讀生的許蘇六點多就得出發(fā),而六點多最早的公交車都沒上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