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后拉著殿下的手站在大殿前,指著我:“這才是我的兒子,大盛的六皇子殿下,面前的人根本就是個冒牌貨!”
“來人,把這個混淆皇家血脈的奴才拿下!”
“且慢,皇后娘娘說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的殿下是假的?”
殿上的臣子開了口,站在皇后身邊的殿下站了出來:“正是!我才是大盛的六殿下,而你們面前的這個,只不過是我身邊貪慕榮華富貴的奴才!他為了享受榮華富貴,所以頂替了我的身份!”
“本殿下自知為質(zhì)本就是我作為大盛皇子的責(zé)任,我自然義不容辭絕不會推脫!”
我被他說出口的話逗的一樂。
真是好笑。
殿下說的大義凌然,好像我是他嘴里的那個萬惡不赦的罪人。
若不是我們自己知道怎么回事,恐怕也會對她說的深信不疑。
還好,大臣中尚有明事理的人存在。
“臣有一事想問,既然這位殿下說是被人所害,那這十幾年為何不見殿下回來?為何燕國一平定,殿下就回來了?臣斗膽,到底是被奸人所害,還是殿下臨陣脫逃不想去燕國為質(zhì)?”
朝臣的聲音擲地有聲,殿下被問的面色一變,神色有些慌亂。
大盛當(dāng)初迫不得已決定讓皇子為質(zhì),從京都到邊關(guān),百姓一路相送。
這些年來,大盛上下對六殿下的事情念念不忘,覺得是自己無能才會讓家中的孩子受苦。
一國的皇子去別國為質(zhì),不用想都知道會經(jīng)歷些什么。
上輩子我回來竟一時看不清,做了葬送自己的糊涂事。
殿下早就知道塞外苦寒,曾經(jīng)多次在夜里跟我說他不想去。
面對質(zhì)問,如今恐怕她自己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懼怕出塞還是真愛他的情人。
不然也不會,哪怕是早就接下了自己要為質(zhì)的旨意卻還是跟人不清不楚的來往。
殿下此刻面對質(zhì)問,早就亂了心神。
慌亂的看向皇后。
皇后不愧是在宮里多年的老人,拉著六殿下的手?jǐn)S地有聲的說:“自然是有苦衷,我兒聯(lián)系到我時,為質(zhì)事宜早就結(jié)束。不說,也是為了不多生事端。他在清臺山為大盛祈福十幾年,殿下自幼承百姓供奉,自然懂得道理。大人是在質(zhì)疑皇家的教養(yǎng)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