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門口是一片斜坡,銜接周圍莊戶人家的門口,形成了巨大的開闊地。逢年過節(jié),就會變成趕場唱戲的好地段。幾戶商販在門口開闊地用三輪車支了臨時攤,賣早點、零食,以及文具。
這個點已經有早早到校的孩子,在路邊攤上三五成堆,填肚子或者選文具零食。
這所初中也是金靜的母校。
沿回家的路逆返,尋至學校門口,金靜猶豫著該不該在學校里找一圈,或許真有疏漏的地方?,F(xiàn)在距離弟弟消失已經快一天一夜了??删揭呀洷砻鞯艿苁切M馐й?。但沒親眼看見,總歸不信。人失蹤的二四十小時是黃金時間,余下的時間緊迫,她怕浪費,又怕遺漏,正猶豫不決的時候。
一輛警車恰好開進來,停在校門口,車上下來四個警察。一下車就指著校門口的監(jiān)控,將看校門的門衛(wèi)叫出來詢問。
金靜三兩步跟了上去。她想親眼看見弟弟到底是校外丟失,還是校內丟失。
警察對突然湊上來的人警惕道,“辦案呢,禁止圍觀。”
“我知道你們在找金順。我是金順的姐姐,我想親眼確定我弟弟有沒有出校門,什么時候出的校門。”金靜三言兩語表明來意。
小鎮(zhèn)向來安寧,鮮有失蹤兇殺等惡劣案件發(fā)生。這次的失蹤案可以說是繼去年狗俊死亡案后最特別的一個,也是小鎮(zhèn)第一起失蹤案。幾個辦案警察互相看了一眼,沖金靜點點頭道,“既然你是失蹤者的姐姐,就跟我們一起進去吧。在接到報案電話的第一時間,我們就已經來學校查了監(jiān)控。你弟弟確實是校外失蹤的。這次再來不過是把監(jiān)控拷回去存留,既然你來了,就一起再看一遍?!?/p>
監(jiān)控室里,值班人員快速調出了昨天中午放學的監(jiān)控。
只見監(jiān)控清晰的拍到弟弟騎著那輛自己退下來的粉色舊飛鴿自行車,隨著放學人流快速出了校門,消失在監(jiān)控盡頭。
一切毫無懸念,弟弟是在校外失蹤的。
金靜滿臉神疑惑,雙目游離。又將來時路,在腦海中快速過了一遍,能藏人的地方都找了。既不是在校內失蹤,回家的路又讓自己細細找了一遍,還能去哪里?
最不好的一點是,隨著生育率的下降,村里的孩子越來越少。
通??傆羞m齡孩子結伴上下學,可等金順上初中的時候,村里小學全校已經不到百人。近年來總有傳聞,村小學因為生源不足,很有可能要被其他學校合并掉,那么村里上學的孩子如果不去縣城借讀,將要走更遠的路去生源較為充足的鄰村上學了。
金順剛上初一,眼瞅著過了夏天就上初二,可上下學路上一直形單影只。確實有幾個一同畢業(yè)的六年級孩子,但都被家里送到縣城上學了。他們覺得鎮(zhèn)中學教學質量差,反正上高中還得去縣城,索性早去早適應。
金順爸媽財力有限,只能哪里錄取哪里上學。
金順懂事,一直都是自己騎車上下學。直到,沒有按往日的時間回家,媽媽一直等到碗里的湯面條都坨了,才驚覺異常,趕緊給還在地里澆地的丈夫打電話。兩人原以為孩子貪玩或者被老師懲罰,爸爸騎著家里的另一輛自行車往學校找去。誰知學校已經開始下午的課程,金順并不在校內。家校兩頭這才著急忙慌電話搖人,各方尋找起來。
左鄰右舍得知后加入尋找,慢慢的整個村子都來幫忙了,大家自發(fā)成組,沿著回家路,往周邊輻射開細細搜尋。篦頭發(fā)一樣將回家那條路捋了一遍,絕無可能掉在哪個溝壑里。這也為警方的偵破提供了淺表支撐。
來時路金靜已經親自找了一遍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任何蛛絲馬跡。那么就只有兩種可能,第一種,金順回家換了道,并沒有走常走的那條,所以才沒有任何發(fā)現(xiàn)。第二種,那就是金順并沒有出校門,失蹤地就在學校。這樣才能完美解釋,為什么弟弟一路上毫無蹤跡。
可監(jiān)控已經看過了,弟弟確實出了校門,和平時一樣。
那么只有另外一種可能,那就是弟弟并沒有按往常的回家路走,他選了一條更近的路。
可是進村就只有那一條路,何況他又騎著自行車,若想從田野上直線穿越回家吃飯,自行車是沒法在松軟的麥田里行駛的。
就在金靜腦子飛速旋轉的時候,一個眼神精光的孩子騎著自行車,趕著校園鈴聲沖進了學校大門。
金靜剛出監(jiān)控室,一眼瞄中那輛自己騎了三年又留給弟弟騎的飛鴿自行車,大喊著撲出去,”站?。≌咀?!”
那孩子被突如其來的呵斥聲嚇了一跳,丟下自行車就沒命的往學校里鉆。
金靜快如疾風,雙手快速擺動,一個跳躍從掀倒的自行車上跳過去,大踏步奔出幾米,一個飛撲一把將毛頭小子撲倒在地,壓住他,摁著他的頭怒聲呵斥道,“我弟在哪里?我弟在哪里?”
這一刻,金靜十分確定弟弟的失蹤一定和這小子有關系!
小孩哥哪里見過這種陣仗,當時就被摩擦在地,嚇的哇哇大哭。
警察和門衛(wèi)隨后趕到,將金靜從小孩身上扯下來,問道,“怎么了?”
夾著書準備上課的老師,見此情景也趕緊圍了過來了解情況。
金靜腦子亂哄哄的,但她深信這小子一定和弟弟失蹤有關,不顧眾人拉扯,死死摁住那小子,吼道,“你把金順怎么樣了?他的自行車為什么在你手里?快說!你他媽的快說!我弟在哪里?”
最后一句話,金靜幾乎是噴著口水沖小孩臉吼出來的。
幾個警察馬上反映過來,看著幾米外倒地的自行車,后知后覺沖地上的小孩追問道,“還真是失蹤者騎的那輛自行車!小孩,金順在哪里?他的自行車為什么在你手里?”
小孩哇哇大哭,完全懵逼。但他臉上的表情出賣了他,顯然弟弟放學路上一定跟他接觸過。
幾個老師里有人剛好是這個小孩的代課老師,立刻在腦海里對上了信息,沖警察道,“這是初二三班的鄧辛同學,平時比較頑皮不好好學習。我這就給他班主任打電話,喊他過來問話。”
警察將金靜拉起來,又將小孩叫起來,問道:“鄧辛同學,你認識金順是不是?給叔叔說說那輛自行車怎么在你手里?”
鄧辛臉上掛著淚,眼神有些躲閃,吸了下鼻涕道,“自行車是我跟他借的,本來就打算今天還給他?!?/p>
金靜氣的渾身有些顫抖,奪口而出,“騙人!他怎么可能把自行車借給你,中午吃飯時間那么緊張,自行車要是借給你,他會遲到。說,是不是你搶的?你把他怎么了?”
縱使這個時候,鄧辛也終于反應過來事情不簡單,畢竟警察都來了,沖幾人哆嗦著嘴角,“我……我……”
金靜急吼吼道,“快說,我弟在哪里?”
大家都定定看著鄧辛,鄧辛終于被嚇哭了,“我就嚇唬嚇唬他,把自行車搶來騎著去縣城上網,剛回來。他怎么了?”
鄧辛不像撒謊,警察將兩人分開,一撥人詢問鄧辛最后見金順的地方;一撥人安撫金靜,讓她冷靜。
很快便問出了過程。
昨天中午放學后,鄧辛因為校外朋友的邀約打算去縣城上網,便瞄準了好脾氣的低年級同學金順,這才在金順回家的路口截住了他,三言兩語嚇唬住對方,將自行車奪走。至于金順后來去了哪里,為什么消失他完全不知情。
一同嚇唬金順的還有另一個厭學的小子,這小子目前還在縣城網吧。
警方找到這條線索,立刻兵分兩路,一路駕車帶著老師和鄧辛去網吧對峙。另一路帶著金靜去鄧辛所說的奪車路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