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慕之所以如此篤定,并非是無的放矢。
歷史上!
面對關(guān)中蝗災(zāi),李世民是如何應(yīng)對?
他當(dāng)眾,在百官的注目下,在萬民的瞻仰中。
生食蝗蟲!
更是當(dāng)場言道:“寧食朕肺腸,勿傷百姓稼!”
此等舉動,無愧是一代明君。
……
就這樣,治蝗的第一步,算是敲定了下來。
陳慕這幾日每天早早地就來到了來香居,查探風(fēng)評。
至于程知節(jié),也是每日行動。
將他那些武將老伙伴們。
諸如尉遲敬德、侯君集、李靖……等一眾大唐名將們,請到來香居,大食蝗蟲之宴。
之所以基本上是宴請武將,這還是陳慕的囑咐。
武將!
比較有吃苦耐勞的精神,戰(zhàn)時斷糧,什么東西都能吃。
對于食蝗沒有那么大的抵觸,比較容易接受。
至于那幫搖筆桿子的文臣們,則是思想固化,比較難以接受。
即便蝗蟲確實是很好吃的美味!
這事兒,還得后續(xù)讓李承乾和李世民做出表率再看。
急不得!
……
不過,單是如此,這炸蝗蟲,很快也是風(fēng)靡了起來。
凡是被程知節(jié)宴請過的人,都是對炸蝗蟲贊不絕口。
試想一下,哪個權(quán)貴底下沒一棒子富人呢?
再加上這段時間,來香居往來朱紫貴,自然是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。
稍一打聽,炸蝗蟲的事情便傳了開來。
很快!
來香居的炸蝗蟲就變得供不應(yīng)求,十分火爆!
大把的銀錢,也是流入了陳慕的口袋之中。
收購的事,他是讓程處默負責(zé)。
以每斤五文錢的價格,從百姓手里收購。
一盤炸蝗蟲,四十文!
在大唐,油可是不便宜的。
反正一斤下來,大抵能賺十文錢左右。
就這么七天下來,單單是依靠炸蝗蟲這一項,陳慕所到手的凈利潤,就有足足五十貫了。
這是一個十分夸張的數(shù)據(jù)!
再加上酒樓之中其他的酒菜的消費。
如今的來香居,簡直就跟一座鑄錢爐一樣,其吸金速度十分恐怖。
可以預(yù)見的是,等此計劃徹底達成之后。
未來!
非但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百姓們今年因為蝗災(zāi)無有口糧的事情。
更是可以為朝廷賺一波銀錢出來。
這銀錢又可以用于賑災(zāi)。
如此一來,蝗災(zāi)可解!
至于蝗蟲美食的銷售,全然不用在意。
不論是那個時代,底層的百姓們多苦,總是不缺乏有錢人的存在。
……
很快!
此事就風(fēng)靡了長安城。
名人效應(yīng),還是很好用,很快就帶動了起來。
整座長安城的酒樓里,幾乎都加上了炸蝗蟲的這一道菜。
不過,持續(xù)發(fā)酵了幾天之后,蝗蟲熱的勢頭逐漸地放緩了下來。
陳慕知道,是時候給蝗蟲熱,再狠狠地加上一把柴火了。
于是!
這一天!
陳慕讓程處默前去皇宮中,聯(lián)絡(luò)了太子李承乾。
消息也是很快送了出來。
太子邀請陳慕前往東宮之中,一敘。
次日!
陳慕應(yīng)邀,來到了東宮之中。
破舊不堪的宮殿!
屬實讓陳慕有些驚訝了。
怎么形容呢?
就像是穿越過來第一天,李世民給自己安排的住處一樣破。
柱子上全是蟲眼,看看搖搖欲墜的樣子,屬實讓人看著害怕。
甚至,這爛慫建筑,都沒有自己的陳府看起來結(jié)實。
難怪,李承乾要修繕宮殿。
這……也沒什么錯??!
一國之太子,天天住在這有著安全隱患的房屋里,像什么樣子。
李二啊李二!
身為一國之帝王,竟然還奉行著苦難教育。
不一會兒,在宮人的引領(lǐng)下,陳慕就見到餓了這位未來召集兵馬,謀反的太子了。
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,穿著獨屬于儲君才能夠穿著的朱砂色袍子,這是僅次于皇帝的 “赭黃”顏色的袍子。
此人正是李承乾。
還未等陳慕見禮,李承乾就一跛一跛的走到前者跟前,很是熱切的挽著他的手臂。
“陳慕,本宮謝謝你?!?/p>
謝我?
在陳慕愣神的間隙。
只聽到李承乾繼續(xù)開口言道:
“本宮知道,若非是你的諫言,父皇萬不會將那幾位先生調(diào)離?!?/p>
聽著李承乾的話,陳慕不由在心中感慨起來。
多好的孩子?。?/p>
即便是被于志寧、張玄素、孔穎達這幾個人,天天罵,天天告黑狀。
卻也是在這個時候能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喊一聲先生。
易地而處,陳慕覺著自己做不到。
不罵幾句老狗,萬不能解自己心頭之恨。
“太子言重,此乃陛下英明之舉也!”
李承乾聞言笑笑,繼續(xù)說道:
“本宮聽母后說,往后你便是本宮的先生了?”
“先生談不上。”
陳慕擺擺手,他曉得,教育這個年紀(jì)的孩子,你要嘗試去跟他做朋友。
以一個友人的身份,將你想灌輸給他的道理,道出去,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于是!
陳慕道:“先生談不上,某比殿下也差不了幾歲,若是殿下不棄,完全可以把某當(dāng)做你的朋友。”
“朋友嗎?”
李承乾詫異的看了一眼身側(cè)的陳慕。
之前就聽母后說了,這位即將擔(dān)任他先生的陳慕,乃是一名奇人。
如今一見,果然如此!
跟以往那些胡子花白的老先生,全然不同。
似乎,讓身側(cè)陳慕擔(dān)任自己的先生,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?
一念至此,李承乾踮腳往外側(cè)一扭,轉(zhuǎn)身行禮。
“見過先生!”
“某說了,不必以師禮執(zhí)之。”
“您既是父皇派與本宮的先生,那本宮自當(dāng)以先生奉之,禮法綱常,不可廢之。”
李承乾一板一眼的說著。
畢竟是被大儒們教導(dǎo)了許多年的三綱五常,李承乾這般樣子,倒也是在情理之中。
……
此時!
一墻之隔外。
李世民正帶著長孫皇后,在墻外透過縫隙,窺探著里面的情況。
他們也想看看陳慕這個先生,到底會如何教導(dǎo)太子 。
所以這才跑過來窺探。
這是長孫皇后的提議,本來李世民是一口拒絕的。
雖然他也很想看看。
可畢竟,之前他曾答應(yīng)過,不會再監(jiān)控陳慕的一舉一動。
天子金口玉言,豈有言而無信之理?
可長孫皇后旋即開解道:“陛下,咱們這是去探視乾兒的情況,跟陳慕?jīng)]什么關(guān)系,所以您也不算違背諾言??!”
李世民一聽。
嗯!
不錯!
是這個道理!
于是,他很是靈活的調(diào)整了自己的道德底線。
此時,墻外。
看著李承乾方才的舉動,李世民難道贊許的點頭。
“乾兒不錯,未曾被這小子帶偏!”
他壓低聲音朝著一旁的長孫皇后說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