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古詩文的看官一定記得林升大作《題臨安邸》,詩作如下:
山外青山樓外樓,西湖歌舞幾時休?
暖風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一篇詩文寫盡了作者對南宋統(tǒng)治者只顧吃喝玩樂,卻忘了江山被撕裂、崩碎的恥辱和憤恨。
從中也能讓大家感受到郭靖一家聚眾獨戰(zhàn)襄陽、御敵于國門的壯舉,正所謂:“俠之大者,為國為民!”
別問楊過是怎么知道的,九年義務(wù)教育的重大成果。
“這位是李兄、這二位是魏兄、鄭兄!”
林熙見錦服李公子頷首同意,連忙給楊過作了介紹,畢竟這三位可是背景深厚。
“改之見過李兄、魏兄、鄭兄;多謝林兄引薦!”
楊過順勢坐在林熙下手傳菜位,小二手腳麻利的送上筷子、酒杯等餐具,然后掩好門扉,退出雅間。
林熙引薦的李、魏、鄭三人,帶著濃厚的二代氣息,其自身又是陪在下首,則三人身份躍然紙面了。
臨安李、魏、鄭三家,名門望族必是探花郎李昂英、參政知事魏了翁、右相鄭清之三人了,至于這三人是否還在世,楊過就記不清了。
沒想到一場偶遇,竟然誤入南宋官二代的圈子。
按照楊過的意思,不過是來看看,能寫出《題臨安邸》的林升之子有多少斤兩,順便掩飾一下自己讀書人的身份。
“楊兄對平山居士很熟?”
坐在李公子左邊的鄭公子首先開口試探道,李公子坐在上首,不方便先言,涉及父親林升,林熙也不好冒然開口,鄭公子則剛好作個出頭鳥。
“改之對平山居士的《題臨安邸》、《長相思》甚是喜愛,其中立意高遠,切中個中三味!”
楊過稍微頷首,說出自己的理解。
當然熟悉了,這篇詩文必須是背誦與默寫全文的,至于人就不熟了,我是混子,當然不能說。
“哦?在下對《長相思》也是頗為喜愛!”
鄭公子沒想到楊過還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,《長相思》可是他這樣的騷年之最愛。
楊過看了看鄭公子深陷的眼眶,一副過度運動后的委頓樣子,喜歡《長相思》這種高雅的調(diào)調(diào),太正常了。
“鄭兄高彩,同喜歡!”
“哈哈哈!”
李、魏二人連忙附和,像是被戳中了G點,成為同好之人。
“多謝各位高抬,滿飲!”
隨著林熙的舉杯,四人慢慢熟絡(luò),開始觥籌交錯起來。
期間聊起宋代的詩文,更是唾沫橫飛,李、魏、鄭、林四人皆是名家之后,家學教育起底高樓,素養(yǎng)那是沒得說。
酒局前半段,集中在聊北宋詩文的風花雪月、傷春悲秋、離愁別緒、男歡女愛等方面,像三蘇、李清照、范仲淹等等,借著酒興,開啟名作賞析會。
酒局后半段,又聊回到當下,順勢就又回到林升的《題臨安邸》,在時代背景下,特別是靖康之恥后,那種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(diào),應(yīng)運而生。
幾個年輕人,借著酒興與熱血,高聲吟誦,岳飛、陸游之作,紛紛展示。
聊到高興,又揮毫潑墨,現(xiàn)場搞起創(chuàng)作,其中,林熙學習王羲之的草書,還真有那個樣子,筆力極為狂放。
最后,幾人展示才學,現(xiàn)場創(chuàng)造詩文,針砭時弊,直抒胸臆。
當然,成作者寥寥,在楊過眼里,都是不堪入目。
“改之,到你了,讓我們見識一下你的文采!”
錦衣李公子也是高興,大聲呼喊楊過來一首。
“就是就是,今日能與改之相遇,皆是緣分使然,理應(yīng)留下墨寶,成全我們兄弟之意。”
楊過連忙推脫,我是混子,來一首,不就露餡了嗎?本來也沒打算在臨安多待,借著臨安的水路,是要遠行的。
“筆墨紙硯伺候!改之,請!”
連鄭公子、魏公子這兩個運動愛好者都親自磨墨鎮(zhèn)紙,一番文酒過后,已經(jīng)對楊過的見識欽佩不已,想必其詞作必然驚世。
“這......小弟怎敢在大哥們面前獻丑!”
楊過連忙謙讓道,心中瘋狂回憶課本,哪篇宋詞能夠應(yīng)付場面。
至于書法,楊過倒是不怕,自己一手書法班深造的瘦金體+顏體融合筆法,必然能夠過關(guān)。
四人看著楊過,更是伸手請道,楊過還真謙讓不掉。
哪一首好呢?有了。
《一剪沒》不就剛好夠用?
楊過整了整衣袖,行至雅間的書桌前,鄭公子連忙將包沾墨汁的狼毫遞給楊過。
楊過提起狼豪,在墨臺上輾轉(zhuǎn)運筆,眼神微瞇,似在沉思佳作,杯酒之間,開始提筆揮毫。
李公子四人,見楊過鄭重其事,文人豪客的氣勢漸起,都聚精會神的盯著楊過的筆鋒。
“一片春愁待酒澆。
江上舟搖,樓上簾招。
秋娘渡與泰娘橋,風又飄飄,雨又蕭蕭。
何日歸家洗客袍?
銀字笙調(diào),心字香燒。
流光容易把人拋,紅了櫻桃,綠了芭蕉。
”
“嘶!”
李公子四人猛吸一口涼氣,在楊過添上《一剪梅》詞牌后,紛紛吸氣,雖然幾人創(chuàng)造能力有限,可鑒賞詩詞的水平卻是頂級的。
“好詞?。 ?/p>
“紅了櫻桃,綠了芭蕉!妙、妙、妙啊!”
“沒想到今日得見一絕世之作!”
李公子將楊過擠到一邊,獨居正中,俯瞰整首一剪梅詞作,心中巨震,今日過后,臨安必然因此震動。
先不說詞作,就是這一首形似徽宗的瘦金體,已經(jīng)是千金不換啊。
而詞作的內(nèi)容,更是寫盡了思鄉(xiāng)之情和傷國之意,沒想到年紀輕輕的改之,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感悟,怪哉!
至于楊過,則在旁邊抹了一把冷汗,書法功力倒是沒丟,只是這抄襲的行為,真有些不齒??!不知道等臨安城破之際,還會不會出現(xiàn)這首絕響之詞。
至于這首一剪梅的詞名,楊過特意空置,自己又沒有去過吳江,誰想寫,誰寫。
“改之,這首《一剪梅》交給我吧!”
林熙摩挲著宣紙,簡直愛不釋手,這首《一剪梅》完全超越了父親林升的《題臨安邸》。
“你想啥呢!本公子收藏了!”
李公子虎軀一震,眼神犀利的鎖定林熙,自己什么身份?想七想八的,順勢還掃了一眼魏、鄭二人。
“這......,李兄請!”
三人連忙拱手,今天這首《一剪梅》活該是李公子的囊中之物。
“改之,來臨安記得找我李志道!”
錦衣李公子拍了拍楊過的肩膀,鄭重道,順手將自己的腰上玉牌取下放在楊過手中。
“改之,這詞作之名?”
“志道兄,隨意處置!”
楊過收下李志道的玉牌,至于詞名,就讓其處理,想必這首作品肯定會傳到李昂英手中,至于會不會上達天聽,隨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