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年代東三省可是個好地方,這里的各種資源都極為豐富。
那里有句順口溜叫:“棒打狍子瓢舀魚,野雞飛到飯鍋里!”
說的就是那邊各種野生資源極為豐富,再加上那邊肥沃的黑土地,只要辛勤勞作,百姓吃飽肚子還是不成問題的。
至于他父親的工位,則是被姜楓以700元的價格賣了出去。
這年代四九城里有著大把的待業(yè)青年,根據(jù)要求,沒有正式工作的青年都要上山下鄉(xiāng),接受貧下中農(nóng)再教育。
所以四九城一個正式工的工位還是極受歡迎的。
此時坐在火車上的姜楓腦海中浮現(xiàn)出了有關(guān)于《我的二哥二嫂》這部電視劇大致內(nèi)容。
前世這部電視劇他看過一遍。
該劇的背景設(shè)定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改革開放前的時期。
它聚焦在一個家庭的故事上,通過一段充滿曲折和戲劇性的愛情線索貫穿始終。
這部作品詳細描繪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歡樂、悲傷、分離與重逢,展現(xiàn)了他們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所經(jīng)歷的復雜情感和人生變遷
這部劇的女主名叫李英姿,是個敢做敢當、直率又潑辣的鄉(xiāng)村女子。
在劇情剛開始時,李英姿大膽追愛,甚至以“跳井”的方式逼婚周武,經(jīng)常騎著馬到城里為周武送東西。
她為事業(yè)奮不顧身,在與周武定親之后便對其不離不棄,即使經(jīng)歷了不少磨難也一直堅定不放棄,最終如愿走到了一起,并事事為周家著想,是個賢惠善良又愛得激烈的女人。
后來為了周武的妹妹周雙能夠順利離開劉家,選擇與劉大壯結(jié)婚,而劉大壯因故殘疾,便有意透露愿意與李英姿離婚。
這部劇里的周家,姜楓卻很不喜歡。
許多看過這部劇的觀眾一致認為,周家人一家人都太自私了。
周家人從老太太到周全,當然了,還有長大成人之后的多多,沒有人是不自私的。
這部劇剛開始,周家父親因車禍去世,辦后事的時候村里都沒人愿意出棺材,由此可見周家人在靠山屯這個小村子并不受村民們的待見。
最后還是李英姿爺爺把自己的棺材拿了出來,周老頭下葬之后周家人對此事連提都沒再提過,包括號稱仁義道德的周老太太。
周母雖然因車禍癱瘓了,但她就是周家自私的根源;更是周家人一生命運的總導演。
她明知無能力支撐兩個兒子上學,卻堅持讓他們都走;她明知周家虧欠英姿太多,卻一次次坦然地接受英姿的付出;她滿口念叨周武為周家付出最大,卻幾乎默許著周武被逼搬家,英姿把肚子里的孩子拿掉。
周文是周家的老大,學習成績優(yōu)異,考上大學后成為知青。
然而,他為了個人前程,放棄了家庭責任和真愛,最終導致家庭破裂和個人悲劇。
周文的自私和冷酷在劇中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家人,甚至強奸了阮若水,這種行為讓人感到極度反感。
他在劇中的行為和決策都充滿了個人利益至上的思想。
至于周家老二周武,這部劇的男主,更是讓人一言難盡。
周武表面看起來善良,但是卻沒原則底線的善良,在這其中也不難看到他眼界的狹隘以及他的價值觀都存在問題。
李英姿為了周武,對周家傾盡了所有,最后周家老三周雙為了能進城,依然要跟村支書的兒子大壯離婚,甚至連親生女兒都不要了。
村支書劉富自然不同意周雙和自己瘸子兒子離婚,不給他們辦理戶口。
于是李英姿便提出由她嫁給大壯,而周雙深怕李英姿反悔,用各種言語拿捏住她。
更可氣的是周雙在城里再婚后,為了保住自己肚子里的孩子,又想要給丫頭上戶口,百般地拿話激李英姿自愿去打掉肚子里的孩子。
怪不得李英資爺爺臨死前就說過:周武就是個窩囊廢。
一句話道破了男主的性格。
但凡周武能分清楚好賴,就不會讓愛他的李英姿遭受這么多的困苦和折磨。
在姜楓看來,整部劇里能稱得上好人的只有三個人:李英姿爺爺、李英姿以及村支書劉富的兒子劉大壯。
“哎,姜楓,你醒了?”
就在這時,一個清脆的女聲在他身旁響了起來。
姜楓轉(zhuǎn)頭一看,只見一個瓜子臉,柳葉眉,丹鳳眼的漂亮女生正微笑地看著他。
女子看年紀不到二十歲,一頭烏黑的長發(fā)編成了兩個麻花辮掛在胸前,她上身穿著一件打著補丁的灰色短褂,下身是一條黑色長褲,腳上穿著一雙八成新的灰色解放鞋。
秦淑雯,女,今年18歲,是姜楓高中同學,她也是燕京人,家里父親早逝,只有一個母親拉扯著她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。
她的兩個哥哥一個在紡織廠采購科工作,另一個哥哥三年前下放到了陜北插隊勞動,小妹則是還在上高一。
“淑雯,我睡了多長時間?”
“你睡了三個多小時呢,咱們再有三個小時就到白山市了?!?/p>
姜楓伸了個懶腰,隨后抬起手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上海牌全鋼手表,這會已經(jīng)是中午十一點五十了。
這塊手表原先是姜楓父親的,后來留給了他。
姜楓從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個飯盒,里面是一盒咸菜絲,他又拿出兩個二合面的饅頭,遞了一個給秦淑雯道:“淑雯,餓了吧,先吃飯吧!”
“嗯,謝謝你!”
“嗨,老同學,你總是這么客氣干啥!”
秦淑雯白皙的臉蛋一紅,她不自然地用小手指纏繞著自己掛在胸前那條又黑又粗的麻花辮子,隨后小口地啃了一口饅頭。
下午四點二十六分,這列載滿了旅客的綠皮火車終于駛?cè)肓税咨交疖囌尽?/p>
姜楓這批從燕京過來的知青總共有十七人,他們都被分配到了白山市,至于下放到哪個村,那就得再分配了。
眾人提著自己行李走出火車站后,就看見外面有人舉著個牌子,上面寫著“接京城下放知青”幾個大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