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幕流轉(zhuǎn),樂土大廳的場景重現(xiàn)。雷電芽衣步入其中,卻看到愛莉希雅正閉著眼睛,身體微微前傾,似乎在努力感知著什么,臉上的表情帶著一絲困惑和……孩子氣般的較真?
[芽衣]嗯?
[愛莉希雅]……這個感覺也不對……那這樣? 愛莉希雅小聲嘟囔著,換了個姿勢,依舊緊閉雙眼,眉頭微蹙。
[愛莉希雅]……
[芽衣]你閉著眼睛在做什么? 芽衣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疑惑和一絲無奈。
[愛莉希雅]咦,芽衣?哎呀,我這是怎么了,竟然沒看見你來了。 愛莉希雅“驚訝”地睜開眼,仿佛真的才發(fā)覺芽衣的存在,但那狡黠的笑容出賣了她。
[愛莉希雅]對不起哦,明明芽衣的光芒和我一樣耀眼,我不該犯這種錯的。
[芽衣]……你閉著眼睛,當然看不到。 芽衣一針見血地指出。
[愛莉希雅]是啊,我還是什么都看不到。所以我才更好奇了,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 愛莉希雅雙手合十,眼中閃爍著純粹而熱烈的好奇光芒。
觀影空間 · 反應(yīng)
漢高祖劉邦(噗嗤一笑): “哈哈哈!這丫頭又在整啥幺蛾子?閉著眼裝看不見芽衣姑娘?這戲演得也太假了!咱當年忽悠項羽鴻門宴都沒這么明顯!”
漢武帝劉徹(嘴角微揚,難得露出一絲趣味): “閉目而求感知?此乃兵家斥候、武林高手的修行法門。
唐太宗李世民(忍俊不禁): “愛莉希雅姑娘……當真赤子心性。這般‘研究’之法,倒是別致可愛。只是……”
詩仙李白(撫掌): “妙??!‘閉目尋他千百度’,此等癡態(tài),恰似我尋詩覓句!不過愛莉姑娘尋的是‘視物’之秘,倒是新奇!”
宋太祖趙匡胤(搖頭失笑): “這姑娘……精力旺盛,想法也奇。閉著眼睛自然看不見,此乃三歲童子也知的道理,她何故如此執(zhí)著?”
明太祖朱元璋(一臉嫌棄): “吃飽了撐的!閉著眼能看見?那不成妖怪了!有這閑工夫不如多練兩趟拳腳!”
[芽衣]他?
[愛莉希雅]啊,你也很感興趣,對不對?要不要來和我一起試試? 愛莉希雅瞬間來了精神,熱情地邀請芽衣加入她的“實驗”。
[芽衣]失陪了。 芽衣毫不猶豫,轉(zhuǎn)身欲走。
[愛莉希雅]哎呀,別走呀,我開玩笑的。
[芽衣]…… 芽衣停下腳步,但眼神中充滿了“我信你個鬼”的意味。
[愛莉希雅]好啦,作為賠禮,就讓我為你引薦一位這方面的專家吧。
[愛莉希雅]'天慧'的蘇,十三位英桀中最具慧根的人。嗯……至少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人都這么認為。
[愛莉希雅]他對來訪者總是不吝善意,我想,你應(yīng)該能和他相處得很愉快。
[愛莉希雅]啊,對了,如果你能搞清楚為什么他閉著眼睛也能看到東西,一定要回來告訴我哦。 愛莉希雅雙手合十,星星眼望著芽衣,充滿了“拜托拜托”的期待。
觀影空間 · 反應(yīng)
秦始皇嬴政(皺眉): “‘天慧’?最具慧根?哼,裝神弄鬼!閉目而能視,非妖即怪!此等人物,亦為英桀?前文明紀元,當真光怪陸離?!?/p>
張良(若有所思): “天慧……蘇……閉目視物。此等能力,莫非是心念通達,感知入微,已臻‘心眼’之境?若真如此,確是慧根非凡?!?他對這種超越五感的能力更感興趣。
霍去?。ㄌ裘迹?“哦?閉著眼睛也能打仗?這倒是個本事!若能學(xué)會,夜襲敵營豈非如虎添翼?”
魏征(嚴肅): “引薦歸引薦,然愛莉希雅姑娘最后一句囑托,實非君子所為!豈可讓芽衣姑娘代為打探他人隱私?此乃失禮!”
蘇軾(哈哈大笑): “好個‘除了他自己以外的人都這么認為’!這位蘇先生,想必是個謙遜到有趣的人物。‘一定要回來告訴我哦’——愛莉姑娘這求知若渴(八卦之心)的模樣,像極了想打聽鄰家趣事的頑童!”
光幕場景轉(zhuǎn)換,似乎是芽衣與蘇會面后的某個時刻,她再次遇到了等待已久的愛莉希雅。
[愛莉希雅]你見到他了,對嗎? 粉發(fā)少女幾乎是蹦跳著迎上來,迫不及待。
[芽衣]就和'覺者'這個名字一樣,是位相當超脫的人。 芽衣給出了一個中肯的評價。
[愛莉希雅]所以他真的能認出你?在一直閉著眼睛的情況下? 愛莉希雅的重點永遠那么“刁鉆”而直接。
[芽衣]…… 芽衣的沉默仿佛帶著某種力量。
[愛莉希雅]哎呀,我只是好奇啦。在交談時,他會稱呼你的名字嗎? 愛莉希雅換了個角度切入。
[芽衣]除了初遇的那次,平時他只稱我為來訪者。 芽衣如實相告。
[愛莉希雅]哦……對你也是這樣嗎。
[芽衣]怎么了?
[愛莉希雅]沒有,我只是在思考……哦,我懂了! 愛莉希雅猛地一拍手,眼睛亮得驚人,仿佛發(fā)現(xiàn)了宇宙終極真理。
[愛莉希雅]他一直閉著眼睛……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和誰說話吧?
[愛莉希雅]因為怕喊錯名字尷尬,所以他才逢人都稱來訪者……嗯,應(yīng)該就是這樣了! 她一臉篤定地得出了這個“驚天動地”的結(jié)論。
全場陷入一片詭異的寂靜,隨即爆發(fā)出更大的聲浪:
漢高祖劉邦(笑得直拍大腿): “噗——哈哈哈!哎喲喂!不行了不行了!‘怕喊錯名字尷尬’?哈哈哈!這丫頭腦子是怎么長的?這種理由都想得出來?絕了!咱老劉服了!”
詩仙李白(笑得前仰后合,酒都灑了): “哈哈哈哈!‘來訪者’……‘怕尷尬’……好!好一個‘天慧’之‘慧’!愛莉姑娘此解,當浮一大白!足以載入‘歪理’史冊!妙絕!妙絕!”
唐太宗李世民(以袖掩面,肩膀不停抖動): “咳……咳咳……愛…愛莉希雅姑娘……這……這思路……咳咳……當真……清奇……” 一代明君也被這神邏輯嗆到了。
宋太祖趙匡胤(目瞪口呆,隨即失笑搖頭): “這……這……竟是因為怕喊錯名字?朕……朕真不知該如何評價了……” 他感覺自己的常識受到了挑戰(zhàn)。
包拯(一臉嚴肅的困惑): “此推論……毫無實證,純屬臆測!且與‘覺者’、‘天慧’之名號相去甚遠!荒謬!實乃荒謬!” 包大人試圖用邏輯駁斥,但顯得有點無力。
王安石(眉頭擰成了疙瘩): “胡鬧!純粹是胡鬧!此等關(guān)乎英桀能力與品性的重大之事,豈能如此兒戲揣測?簡直……簡直……” 他氣得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。
明太祖朱元璋(嗤之以鼻): “哼!咱看這粉毛丫頭就是閑得慌!盡想些沒用的!那蘇要是真怕喊錯名字,把眼睜開不就完了?脫褲子放屁,多此一舉!”
項羽(難得露出一絲笑意,但帶著不屑): “哼,婦人之見!強者行事,何須在乎是否喊錯名字?若真有實力,即便喊錯,誰又敢有怨言?” 霸王的思維依舊簡單直接。
楊玉環(huán)(掩唇輕笑): “愛莉希雅姑娘……真是可愛得緊呢。這般天馬行空的想法,倒讓人忍俊不禁。只是……那位蘇先生若知道了,不知作何感想?” 她已經(jīng)開始想象蘇無奈的表情了。
[芽衣]…… 光幕中,芽衣的表情是徹底的無語,仿佛在說“你開心就好”。
[愛莉希雅]……唔,好像也不太對。 短暫的興奮后,愛莉希雅自己也覺得這個“完美”的解釋似乎有點站不住腳,小臉垮了下來。
[愛莉希雅]好想知道啊……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……難道這就是他作為融合戰(zhàn)士的能力?
光幕最后定格在愛莉希雅的臉上——那是一種混合著強烈求知欲、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、以及因為想不通而帶來的、前所未有的煎熬表情。她眉頭緊鎖,嘴唇微嘟,手指無意識地絞在一起,整個人仿佛被這個“閉眼視物之謎”徹底困擾住了,連周身閃耀的光芒似乎都黯淡了幾分。
秦始皇嬴政(冷哼一聲): “哼!庸人自擾!區(qū)區(qū)閉目視物之術(shù),也值得如此費神?定是妖法無疑!”
漢武帝劉徹(眼中精光閃爍): “能讓愛莉希雅這般人物都露出如此‘煎熬’之色……此‘閉目視物’之能,恐怕絕非尋常感知那么簡單。莫非涉及精神魂魄之力?或是某種……維度感知?” 他越想越深,也越發(fā)覺得此能力不凡。
唐太宗李世民(看著愛莉希雅的表情,莞爾): “此等‘煎熬’,倒比千軍萬馬更令她束手無策??磥磉@‘天慧’蘇之能,確有其玄奧之處,連愛莉希雅姑娘都難以參透?!?/p>
蘇軾(擦著笑出的眼淚): “哈哈哈……‘煎熬’!好一個‘煎熬’!愛莉姑娘這表情,比那‘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’還要深刻!看來這‘蘇閉目之謎’,已成她心頭大患矣!有趣,太有趣了!”
狄仁杰(捻須沉吟): “能讓一位實力深不可測的英桀如此困擾……此謎團背后,恐怕真有不為人知的秘密。是能力特性?還是某種……限制或代價?” 神探的職業(yè)病又犯了。
于謙(正色,但眼中有一絲笑意): “求知之心,人皆有之。愛莉希雅姑娘此態(tài),雖顯‘煎熬’,卻亦是其赤誠之心與探索精神的體現(xiàn)?!?/p>
朱元璋(不耐煩地揮手): “煎熬個屁!想不通就別想!凈整這些沒用的!咱看她就是吃飽了撐的!”
李白(舉杯對著光幕中“煎熬”的愛莉希雅): “哈哈!愛莉姑娘莫‘煎’莫‘熬’!待他日李白若有幸見得那位蘇先生,定替你問上一句:‘君之慧眼,是開是闔?’” 詩仙的調(diào)侃總是帶著浪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