癱在地板上的林默,并沒有立刻重新進入秘境。
他知道,在沒有找到破局之法前,任何新的嘗試都只是在重復昨天的失敗,徒勞地消耗他本就所剩無幾的體力和意志。
那句如同魔咒般在他腦海中閃現(xiàn)的話語——“凱西的瞬間移動……好像不是隨機的”——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。
他緩緩地,從冰冷的地板上坐了起來,疲憊和挫敗一掃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度專注、甚至有些病態(tài)的亢奮。他的眼睛,在昏暗的辦公室內(nèi),亮得像兩顆被點燃的星辰。
他需要數(shù)據(jù)。
可白天那數(shù)十次失敗的嘗試,都只發(fā)生在他一個人的腦海(秘境)之中,他沒有任何錄像或筆記可以參考。他唯一能依靠的,只有他自己的記憶。
這無異于一場對自己記憶力的極限拷問。
林默沒有猶豫,他從地上那堆廢紙中,找到了一張相對干凈的、A3大小的企劃案打印紙的背面,又從地上撿起那半截被他珍藏的鉛筆。
他深吸一口氣,閉上了眼睛。
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,只剩下窗外那如同鬼魅般嗚咽的風聲。他開始強迫自己,如同回放錄像帶一般,在腦海中,一幀一幀地,復盤白天所經(jīng)歷的一切。
第一次嘗試,我從初始點出發(fā),向東走了大概五步,凱西消失……
他猛地睜開眼,立刻在白紙的左下角畫了一個代表自己的小圈,然后根據(jù)記憶中的距離和方位,在紙張的右上角,畫下了第一個代表凱西出現(xiàn)位置的叉。
第二次嘗試,我匍匐前進,距離它大概只有五米,它再次消失……
他再次閉眼,在腦中構(gòu)建出秘境的立體地圖,估算出相對位置,然后又在紙上,畫下了第二個點。
第三次,聲東擊西……
第四次,背后偷襲……
……
這是一個極其枯燥、且極度耗費心神的過程。他需要在大腦中,反復地、精確地,重現(xiàn)那片虛擬的、一成不變的寧靜草地,以及每一次,那道金色身影消失與出現(xiàn)的精確位置。
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。
月光,從破碎的落地窗外,悄無聲息地潛入這間死寂的辦公室,將林默那專注的、近乎于“入魔”的身影,拉出長長的、搖曳的影子。
那張白紙上,代表著凱西落點的“×”越來越多,密密麻麻,乍一看,就像一張毫無規(guī)律的、混亂的星圖。
“不對……不對……還是不對……”
林默的眉頭緊緊鎖起,他用手揉著發(fā)脹的太陽穴,一股熟悉的無力感再次涌上心頭。這些落點看起來雜亂無章,東一個西一個,根本沒有任何邏輯可言。
難道,自己的記憶出現(xiàn)了偏差?還是說,那個“不是隨機”的細節(jié),根本就是自己臆想出來的?
他煩躁地將鉛筆丟在一旁,仰頭靠在冰冷的墻壁上,強迫自己放空大腦。
他不再去糾結(jié)于某一個具體的點,而是用一種宏觀的、近乎于審視藝術(shù)品的抽離視角,重新望向那張畫滿了叉的“星圖”。
也就在這一刻,他發(fā)現(xiàn)了華點。
這些點,雖然分散,但并非均勻地分布在整張紙上。它們的分布,呈現(xiàn)出一種“集群”的趨勢!絕大部分的落點,都高度集中在三個、或者四個特定的區(qū)域之內(nèi)!
“原來如此……”林默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,他抓起鉛筆,用一個大大的圓圈,將那幾個點位密集的區(qū)域,重重地圈了出來!
這,就是凱西的“安全區(qū)”!
這個發(fā)現(xiàn),像一把鑰匙,瞬間打開了通往真相的大門。他的思路,豁然開朗。
他再次審視那些被圈起來的點,很快又發(fā)現(xiàn)了更深一層的規(guī)律。在那幾個“安全區(qū)”內(nèi),總有那么一兩個具體的、標志性的位置——比如,一棵歪脖子柳樹下,一塊平坦的、像床一樣的青石板上——是凱西在被“驚擾”后,出現(xiàn)次數(shù)最多的地方!
那不是隨機傳送,那是……回家!
每一次感知到危險,它都會下意識地、本能地,傳送到它認為最安全的“家”里!
“我明白了……我全明白了!”
林默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!他之前的思路,從根本上就錯了!
他一直想的,是如何“悄悄地靠近”凱西,如何不觸發(fā)它的危險預知。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!
正確的思路,應該是反其道而行之!
他根本不需要靠近!他甚至要主動地、刻意地,去“驚擾”它,去觸發(fā)它的【瞬間移動】!
因為,只要它一開始傳送,它的落點,就不再是未知的。而是一個可以被預測、被計算的,大概率事件!
“我不需要去抓它在哪兒……我只需要,把精靈球,提前扔到它將要出現(xiàn)的地方!”
一個大膽、瘋狂、卻又充滿了科學與邏輯之美的“定點狙擊”計劃,在他腦中悍然成型!
然而,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。
這不再是一場簡單的潛行游戲,而是一道復雜的、關乎生死的物理應用題。
他需要計算。
林默再次俯下身,在那張寫滿了叉和圈的白紙上,開始了新一輪的演算。他需要將這個看似完美的計劃,量化成每一個可以被執(zhí)行的細節(jié)。
變量一:距離與角度。 他需要找到一個現(xiàn)實中的、完美的投擲點。這個點,距離那幾個“安全區(qū)”的距離必須適中。太近,容易被發(fā)現(xiàn);太遠,投擲的精準度又無法保證。
變量二:力度與拋物線。 他不是投彈機,每一次投擲的力量,都會有細微的差別。他需要找到一個最穩(wěn)妥的、容錯率最高的投擲角度。他甚至開始在紙上,畫起了那條決定成敗的——拋物線。他回憶著前世模糊的物理知識,估算著重力加速度,計算著出手速度與落點之間的函數(shù)關系。
變量三:時機。 這是最關鍵的一環(huán)。精靈球從出手到落地,需要時間。而凱西的傳送,幾乎是瞬時的。他必須做到,讓精靈球的落地時間,與凱西現(xiàn)身的時間,完美地重合在同一個瞬間!這意味著,他必須在“驚擾”凱西的同時,就完成投擲動作!
這不再是蠻干,這是賭上了他全部智慧、記憶力、計算力和執(zhí)行力的,終極一投。
夜,越來越深。
整個世界都仿佛陷入了沉睡,只有這間位于廢棄大樓八層的辦公室里,還有一個孤獨的身影,在為了一場看不見的戰(zhàn)爭,進行著最精密的布局。那支小小的鉛筆,在他手中,如同將軍的令箭,每一次劃過紙面,都在構(gòu)建著通往勝利的橋梁。
當黎明的第一縷微光,如同利劍般,刺破了籠罩著這座死亡之城的黑暗時,林默終于放下了手中的鉛筆。
那張A3紙上,早已被各種復雜的計算公式、坐標點、以及一條條代表著拋物線的弧線,畫得滿滿當-當。
他抬起頭,眼中布滿了熬了一整夜的、清晰的血絲,臉色也因為極度的精神消耗而顯得有些蒼白。
但是,他的嘴角,卻緩緩地、不受控制地,微微上揚。
那是一個充滿了疲憊,卻又蘊含著無盡自信與驕傲的笑容。
經(jīng)過了一整夜的、近乎自虐般的瘋狂演算,他,終于找到了。
找到了那條唯一的、排除了所有不可能之后,剩下的、通往勝利的……
拋物線。